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毕业季丨鲁美摄影专访丨让摄影的表达与时代、与人际血肉相连

毕业季丨鲁美摄影专访丨让摄影的表达与时代、与人际血肉相连

色影无忌
tasi
崔钊
2016-06-27

色影无忌:鲁迅美术学院在1985年成立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个摄影系,到现在已经31年了,这31年来鲁迅美术学院的摄影系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呢?您作为系主任肯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深刻的认识,能谈一谈么?您觉得它还有哪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课程会不会有较大的改革创新,根据学生兴趣分类培养人才,让实用摄影与艺术摄影创作分开等等?

刘立宏:摄影作为记录的工具,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与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那么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摄影系这三十余年来的教学,它既关乎于我们的时代发展与变革,又与每个从摄影系走出来的人的成长相关。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不同的时代培养了不同的摄影人,不同的时代伴随着不同时代所提供的工具技术,培养出了适应不同时代的卓有成就的鲁美摄影人。所以我们一直在教学上强调的是摄影与时代同步,我们摄影系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亲情与学术的口号——让摄影的表达与时代、与人际产生血肉相连的紧密关系。

摄影系是一个语言研究机构,实用也好,表达也好,从语言的角度来讲他们不应该是割裂的,只是基于不同的价值的需要,比如应用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价值而言的,而表达更多的是针对艺术史、文化史的价值而言,所以我们不会轻易的将实用的课程和表达的课程割裂开来。

对于所谓改进,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具系统和我们的技术系统与我们时代所需要的语言体系之间的关系。

鲁迅美术学院(贺璇摄影)

鲁迅美术学院校训(贺璇摄影)

色影无忌:摄影系发展到今天,它的定位是什么(比如说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定位)?它不同于其他高校摄影的地方是什么?它培养学生的一个标准或者说原则又是什么?

刘立宏:鲁迅美术学院一直强调的是秉承鲁艺精神,而真正的鲁艺精神是结合现实主义,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探索精神。具体到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我们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就是培养具有全面多元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摄影人才。这种全面多元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味着我们的同学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利用摄影语言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成为能为社会做出具体贡献的人才。另一方面,以语言为核心,语言的终极目的还是针对文化提出问题,所以我们更深层次的理想是培养摄影文化人、影像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贺璇摄影)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贺璇摄影)

色影无忌:当下是一个影像消费时代,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拿相机、手机在拍照片的人,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如何面对?据我了解,咱们还保留着银盐暗房的传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依旧使用银盐暗房的意义是什么?

刘立宏:摄影作为工具,尤其是作为工业革命以来发明的工具,它一直是为了促进工具使用的大众化而向前演进的,那么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用工具进行拍摄进行表达,这是时代进步的表象之一,工具使用的门槛降低了,这是好事情。但是有一个问题被忽略掉了,真正的摄影表达能力不是工具的门槛,而是评价的门槛,而评价的深度不是一个人轻易拥有了工具就能有深层次表达能力的,这是两个事情。那么传统暗房工艺它不仅仅是工具和技术的问题,它是语言的传承问题。
摄影语言需要传承与突破,所以美术学院一手要牵着摄影传统语言,一手要面对新的工具所带来的新的语言——它既要完成传承的任务,又要完成突破创新的任务。所以传统暗房不是留不留的问题,是怎样对待语言传统的问题。

而对于语言传承,我们摄影系会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开设银盐暗房课程(并且它会一直延续到二年级),我们要求学生用银盐手工放大的技术来完成相应的课程作业,这样会让学生熟悉摄影的传统语言,并为他以后的语言创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色影无忌:前一段时间我在林路的博客上看到了您的《土地》系列作品,在作品的后面的有些网友评论——非常一般、不如自己拍的大漠风光之类。我感到非常的奇怪:中国的摄影教育已经开始了近30的历程,但广大摄影爱好者仍然停留在一种沙龙摄影的情趣之中。您觉得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么?

刘立宏:单凭影像中的符号就来断定其艺术价值,这正是我们时代面对摄影文化缺乏评价能力的一个体现。不同的摄影作品需要进行深度解读,才能了解其语境范围和它的主体的指向,这也就意味着大众的审美停留于浅层次形式语言的愉悦上,这对于大众人群的生活来讲无可厚非,但是用大众的愉悦心理来对应深刻反映时代关系的主题,这个语境是完全不同的。站在不同语境中看里面的符号特征,显然无法完成有效的沟通。

色影无忌(6049)
摄影(5651)
访谈(74)
摄影教育(23)
鲁美(13)
刘立宏(15)
毕业季(21)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