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吴印咸回顾展”最后一次展览在泰康空间开幕,作为对中国本土摄影前辈的深度挖掘性主题展,该回顾展从2009年11月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四次。在全部四次展览中按照吴印咸生平摄影创作的时间线索进行了倒叙形式的展示。在展览中,所有吴印咸亲手放制的作品、手稿、相册还有相关纪录片得到了一次全方面的展示。在泰康空间和吴印咸后人的大力支持下,所有四次展览的品质和学术价值都堪称一流。作为本次系列展览的策展人,蔡萌在展览现场接受了色影无忌的采访。
蔡萌在展览现场接受色影无忌采访
色影无忌:这个展览一共做了四回,整个四个部分的安排当时是怎么构想的?
蔡萌:这四个部分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倒叙的,第一回是做的“北京饭店和人民大会堂”是分别拍自81-83年,还有一个是“北京饭店”是1975年,第二回就是到“※※※”时期,第三回就是五、六十年代,第四回就是到了延安时期,拍摄上海三、四十年代,就是从八十年代一直往前回述,是一个倒叙的方式。
色影无忌:当时怎么想到用倒叙的方式,而不是按正序的方式?
蔡萌:当时我和泰康空间想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是在09年的夏天7、8月份的时候,首先是考虑泰康空间没有那么大的场地,空间有限,所以就只能把这一个大的回顾展拆解,拆解成四个项目、四个部分,用两三年的时间一点、一点把它完成,按照当时的情况,我们是觉得《北京饭店》和《人民大会堂》,今天看来是很当代的作品,想做那个开头是因为那个很容易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它更符合于我们有一种跟当下、当代的景观摄影有关系,或者是有一种当代性,所以就是以他作为展览的开头。既然他做开头,就不能说一下就跳回到民国,干脆索性就倒叙,因为我们也看了吴老的很多东西,就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就跟唐昕我们一起商量把它做成功了。
色影无忌:整个做这四回展览一共展出了吴印咸的多少张作品?
蔡萌:我没有那么细算过,如果说这个也算就挺多了,每次的量应该在100张左右,这是墙上的照片。这次墙上的照片稍微少了一点,墙上的照片六十张左右,再加上文献柜里边的照片多少就很多了,如果每一个小样都算的话就多了,每次可能就一百五、六十张的量。
色影无忌:现在展出的作品能占吴印咸作品总量的多少?
蔡萌:1/10都不到,可能是1/20,我看了我觉得能看两三千张,我感觉,看照片不是看底片,我感觉应该有这个量,但是没数过,我有的时候挑二、三十张都挑不出一张来。
色影无忌:你现在去挑选照片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是以什么样的线索标准去选的?比如第四回展的照片可能有很多,你主要挑选什么样的照片?
蔡萌:主要是我们今天要做一个老摄影家,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要提升他,还是要干嘛,或者重新解读他,我们做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重新解读吴印咸,通过一个个人的个案重新回溯这几十年的历史,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选择照片的标准要跟这些不同,可能有一些经典照片之外,我们还要会选一些没有发表过的,从来没有曝光过的照片,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围绕着照片本身,围绕着摄影原作本身,围绕着照片的品质、照片要体现吴印咸对摄影的认识,或者是体现他作为摄影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很多的照片,很多之前的几次展览很多都是先挑照片,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大的年代里,比如在五、六十年代或者在三、四十年代,在这个时间跨度里边去挑,挑的时候主要是围绕着照片,好照片就会挑出来,把好照片挑出来,先做一个断代。好照片挑出来之后根据这些好的照片再去重新分类,比如说属于风光,属于社会生活,还有属于什么肖像,还有属于什么北京电影学院,还有什么劳模,就是按照我们挑过的这些照片重新把它分类,其实分类对于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每次展览墙上的照片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可能有一些照片是他的代表作,我们也没有选进来,还有很多什么“红鹰林立”有一些招牌的,影响力传播很广的照片没有进来,就是这个原因,可能跟照片本身有关,不是说这个照片多有名就必须要选,没名的照片我们可能更要选进来。因为好像很多好的,很多有名的照片是品质不是太好的。所以我们还是围绕照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