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志贵与策展人黄建鹏2009年3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海报前的合影
引子
认识蓝志贵先生是1987年的事情,当时,他作为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副编审,《西南旅游》杂志的美术和摄影编辑,关于杂志的稿件我们有一次长谈。1988年,作为同事我与蓝志贵先生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一起拍摄了《长江三峡》。我第一次看到蓝志贵先生的这批西藏照片是在1990年,内心里感到非常震撼。1991年,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摄影专业的学生,我在图书馆里研究国外系列摄影大师的时候时常回想起这批图片。
1992年,当我在成都系统地观看了这些照片和底片之后,认为这批图片完全可以同国外的摄影大师拍摄的作品进行比较,就产生了出版、发表它们的念头。2005年,这种出版、发表的念头更加强烈了,一定要让更多的读者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像,让更多的人知道当时的中国摄影并不像很多学者认为的“1949年到1976年这27年间,完全是以政治或者意识形态工具为面貌出现的”,蓝志贵先生的作品仍然非常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独立的个人视角。2007年以来我多次往返于成都、南京、北京之间,与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高才生汤溢在暗房里花了一个月时间精放了这批图片,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和整理蓝志贵先生的照片及手稿的文字和相关资料上。
2008年正是蓝志贵先生的代表作《拉萨节日的欢乐》拍摄50周年之际,这批西藏照片绝大部分也拍摄于那个时期。发表这篇专辑,旨在纪念蓝志贵先生在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做出的贡献。
带着这个想法,我又一次飞到成都与老人进行了交流。
黄建鹏(以下简称“黄”):我知道您参军之前就开始接触摄影,到出版社退休前一直进行摄影创作,请您简要地回忆一下您这一生的创作主要分为哪几个时期?
蓝志贵(以下简称“蓝”):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51年进军西藏到1955年。
这是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比较一股,作一些摄影报道、专题报道以及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一些政治任务,但这一时期我拍摄了川藏公路建设和进军西藏初期的许多图片,这些资料现在看来有一定的价值。1954年12月到了拉萨以后,我就感觉西藏的历史文化与我们汉人的风俗习惯很不一样,他们的文化,风俗、服饰、宗教都比较完整,而且很奇特。我这个人喜欢猎奇,所以看到非常稀奇的东西当时就想把它拍摄下来,就这么一个认识,摄影是一个纪实的东西,图片可以记录历史,人、自然都会有变化,我把它记录下来,心想以后这些图片一定会有价值,当时就是这样一种想法。
第二个时期就是1956年从察隅到1966年“※※※”,这是我最丰富、最有成效、最有成果的一个时期,我的主要代表作品也就是出在这个时期。民族民俗摄影、宗教文化摄影等题材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比较多,还有就是我为解放军画报社对军队建设、长期建藏、边防战士驻守边疆等进行专题摄影报道,以及完成组织上交给的拍摄任务。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至1993年。这一时期我转业到了四川,开头是到西南民族学院做一些行政工作,当时任西南民族学院工会副主席,我很不适应行政工作。后来四川人民出版社《旅游天府》杂志成立了,邀请我到《旅游天府》工作,这是很适合我的兴趣和理想的工作。到了这个时期,我着重的是旅游摄影和风光摄影,也拍一些民俗纪实的题材。
黄:您什么时期拍摄的照片数量最多?
蓝:就是1956年到1960年,西藏的民风民俗。宗教活动拍摄得最多,而且最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