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地为这座大桥创作童谣
色影无忌:在多年的拍摄中,你对这座桥与这座城市的关系理解上有什么变化?整个创作的过程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
肖可霄:拍摄中无疑是加深了我对这座桥、乃至整个上海这座城市的理解,所以我特地为这座大桥创作了《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童谣,将外滩的30多栋代表性建筑,夹杂上海方言,囊括在里,特地在大桥2月25日史诗般回归苏州河之际,在靠近大桥的上海大厦二楼,请小朋友坐在自己拼装的小木马上,用童声演绎,以另类的方式,向母亲桥致敬!
不要觉得上海有速度有高度,其实上海是很怀旧的,也愈加珍惜它的过去。外白渡桥大桥一年在外的检修,不仅仅是更换了约63000枚铆钉和200多吨的钢构件,更是一个信号:我们敬畏历史了,珍视过去了。
另外,在创作中,这座桥已经不只是我的创作素材,它代表了一种精神。每当静下心在黄浦江边坐一会儿,看着这座百年大桥,想想它经历的历史风雨,看着江面上的船呜呜地经过,看着江水缓缓流去,心情是非常平静的。
“我是海派魔幻现实主义者”
色影无忌:您的摄影作品似乎并不强调画面与技术,您认为静态影像在您的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
肖可霄:刚开始学摄影时, 我很在乎画面和构图。很多年以前,我在客串少年宫摄影指导老师时,给孩子门上课,讲的多半是构图啊,光圈啊,生怕孩子不理解,还结合孙悟空和奥特曼故事。而现在,我更看重观念,这让我的很多画面挺糙,没什么掩饰,以至于我不在乎镜头的灰尘。这也不能表明我不重视画面,事实上,目前拍摄120反转片,很费钱,它的底片扫描、日常保存都很麻烦,但我喜欢胶片的质感,甚至它的费时麻烦,也是本身魅力之一,因此我更乐意用三脚架,架着120器材,慢慢走,定下心来,去发现,一张一张去记录。
(静态)影像在我的作品中的作用是回忆,是表明有这么一种状态曾经发生着。是虚幻里的真实。比如我去年在上海大厦行政酒廊拍摄大桥搬移画面时,用的是广角,当看到桥体被托起,并缓缓驶向浦东检修现场时,浦东的建筑森林,还有浦西那些沧桑建筑,互为因果,是奇妙的背景, 你会感触海派魔幻现实主义,你分不清哪一个是真实的。
当然,大家看多了静态影像肯便会有审美疲劳。我也不想让观者有一种被填鸭式地灌输作者想法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想给观者更多的观看选择,所以也会选择DV,装置艺术等其他创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