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无忌评图第121期点评回顾|没有比写批评更划算的生意了

无忌评图第121期点评回顾|没有比写批评更划算的生意了

色影无忌
无忌君
黄斌
2024-02-28

泡菜 mikezhuang:

浏览“只是玩”的作品板块,直接印象一是量大,有机不离手的感觉,随处都会记录;二是讲究,构图、颜色都立得住。而且,作者胶片拍得既多又好,应该也是一位入坑很久的老法师了。

不过,一路看下去,发现技艺娴熟之余,这些照片的耐看程度有些低,说得稍微刺耳一点,就是有点“浅”。当光影、构图、颜色成为一种熟悉的惯性之后,能否激发内心的一点波澜(不论是对作者自己,还是对观者而言)?

我想每个拍摄者,当基本功过关之后,大概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即如何突破既有的程式。刚巧昨天看到澎湃新闻里一篇书评,标题叫做《艺术家谈速写,“多数画家败在了习惯上”》,列举了四位画家在速写形式上如何突破的过程。其中一个小故事是某画家把自己多年的速写给一位老师看,得到的评价是“你最大的问题就是画得太像好速写了”。这句话对我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原来作品做到好也是个问题啊!

斯蒂芬肖尔在他那本著名的《照片的本质》里,提到一个观点也与此问题相关。他说照片有几个层面,分别是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和心理层面。一幅照片可以在描述空间很复杂,但心理层面的空间很浅;也可以反过来,照片描述层面很简单,但心理空间很深邃。这个原理给我带来启发,这是不是所谓惯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如果在心理层面上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纵使所拍之物以及技巧再复杂,也会变得意兴阑珊的原因?

以上仅仅一些刚刚开端的想法,既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借此机会提出来,和诸影友一起探讨。

资深泡菜 老逗逗:

mikezhuang老师言之有理,既中肯,又切合实际,切合许多摄友的现状之实际。言辞虽然可能有些触动不少朋友,却真是发自肺腑之良言。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啦。

影友们多年奋斗,逐步形成自己的“一种熟悉的惯性之后”,或者可以说,是形成了自己已经习惯的、也比较行之有效的摄影出片的程式之后(习惯了这种工作流程之后,往往不大愿意改动,难舍难分呢 ),如何在此现状下,仍然能有所提高,有所突破,突破自己的自我修行的瓶颈呢?

当然,要突破,首先自己要有想突破的愿望,这样才能有动力。但是,有了动力,不一定能找到愿意指路的良师,并给出路径,方向,甚至开出药方。

mikezhuang老师引用的“照片有几个层面”之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照片有几个层面,分别是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和心理层面。一幅照片可以在描述空间很复杂,但心理层面的空间很浅;也可以反过来,照片描述层面很简单,但心理空间很深邃。这个原理给我带来启发,这是不是所谓惯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如果在心理层面上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纵使所拍之物以及技巧再复杂,也会变得意兴阑珊的原因?”

这里谈到的物质层面,我理解就是指买到了好相机,然后能合理地配置光圈等物理技术手段把片子拍出来。描述层面,就是怎样拍得有光影,构图也像那么回事,颜色也好看,也主体,也抓拍,也景深,都OK等等。心理层面就是片子以及片子的作者,好像有心里话要“说”,片子有看头,能触动内心,能引起读者情感的涟漪波动,能“在心理层面上……调动人的积极性”。

如果赞成这种“三层面”分析,那么很显然,这心理层面的效应,就是更高级、更精彩、更有效力的感动。但同时,这个层面的效应也是最难达到的。看似简单,实则难。难得使一些“专家”也未必能够很好地达到,这几乎是一种境界。

所以,我以为mikezhuang老师提出的,是高标准,严要求呢!必须下大力气,假以时日,才能有所突破。突破后能达到什么水平,又要看各自的功力了。

欢迎大家到论坛深入讨论,论坛地址如下: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84522-1-1.html

无忌评图(154)
摄影(5550)
作品(422)
评论(34)
只是玩(3)
2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