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连芷平:策展是个精细活

连芷平:策展是个精细活

色影无忌
迦沐梓 董小米
Hardin
2013-10-14

大胆使用各类媒介是好的,但关键是你的意图与思想。

色影无忌:我之前在和李俊沟通的时候,他说摄影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工具,他不是通过摄影来说这个东西,而是用摄影这个东西来反映他的思想,那么你觉得,这个展览之中,摄影起了什么作用?

摄影就是一个媒介。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话,不必把自己限定在“摄影师”这个框框里,你可以将非常多不同的媒介使用到你的影像里去。

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我们看古斯基的作品,会在乎用了什么相机,什么暗房技术吗,它更多地是一个观念。作为当代艺术的影像,只有符合当代艺术的文脉,作品才有价值——而且才有价格,说价格也许很土,但价格有时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收藏家为什么要买古斯基的作品?他的价格那么不可思议,贵得几乎荒谬,但是他对当代摄影艺术演变所起到的影响,使得收藏他的作品等于是截取了一段不可或缺的个案,放到自家的仓库里。

色影无忌:现在有很多人在做当代摄影,整个展览里面我们也看到许多新的东西,像获奖的有个朱婷婷,她的作品也是参杂了一些文字,还有社会、公共网络,微博还有一些视频在里面,还有一些音频的东西。

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尝试。

这次《后摄影》展出的这五个案例,特别想要强调的就是,艺术家使用了多元媒介,但不是为了媒介而媒介,他们的创作的确有跨媒介的需求,而且让这些媒介在作品里显出了存在的意义。

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让摄影作品显得当代,本来不需要做装置的也来做做装置,或者干脆给摄影加一个Video,这只是形式上的完整,关键的是使用多种媒介的意图是什么。这个作品的核心观念是不是苍白无力?能不能经得起推敲?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以前有一位导师,常常拷问我们使用的媒介:“为什么要用摄影?这个项目用绘画不行吗?用Video不行吗?非用摄影不可吗?有必要尺寸这么大吗?你要说出理由来。”作品需要什么媒介,最后如何展现,都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色影无忌:对于当下的一个摄影环境,你觉得我们说在研究摄影的时候除了一个后现代的方向,还有一个什么方向呢,或者说是一个摄影的趋势,摄影师的一个关注点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想当代摄影不会代替传统摄影,这一直会是两条路,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来走当代摄影的路,这属于个人选择。作为理论梳理,传统摄影和当代摄影应该有两种不同的梳理方式。国内常有人把所有摄影放在一起谈,给纪实摄影提当代艺术价值、当代艺术语言的要求,并无必要。我对传统摄影比如纪实、新闻,不是了解得很深,也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只能说一说当代摄影。

至于说摄影的趋势,我个人浅见,中国的当代摄影会逐渐地更加具有全球性的关注点,而不是像目前这样过多地注视自身,注视碎片般的事件,对国际政治不太关心,也不太了解,或者容易将西方当做幻想中的理想国,陷入与本土意识形态一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

本土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身之地,但本土也是柏拉图说的“洞穴”。今后大家一定会将目光投去观看更广阔的外界,拥有更大的视野,在一种大的格局里思考时代,思考人本身,比如性别问题,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终结狭隘的民族主义。

色影无忌:现代摄影教育也好,摄影体制也好,我们总是会听到很多元的声音,怎么才能让我们有一个良性的引导,而不让我们走到一个沟里呢?

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处境算是不错的,很多人认可这是一个读图时代,很多人认可当代摄影,很多学校设立了摄影专业。说到摄影教育,如果教师对摄影的认识、对艺术的认识靠谱,学生就不会被带到沟里去。我最近接触到不少年轻的高校摄影教师和摄影系学生,他们都很不错,一直在探索,每年出很多新作品。

至于面对摄影界的各种不同声音,怎样保持一个良性的自我引导,这这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阅读、思考、生活背景、以及价值取向,最终需要个人作出判断,作出选择。

色影无忌:现在新媒体,比如网络媒体微博、微信,这种媒体,会对后摄影产生有什么影响,因为很多人的作品都用到了比方说微博、微信来填补自己?

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艺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媒体导致了全民热衷于使用照片、录像、声音等等进行自我记录和自我发表,这一切所形成的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简直比艺术作品还要精彩,那么艺术家怎么办?如何在这个时候依然能够传递出自身的价值?

所以,艺术家的讲述方式会改变,传播方式会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你创作的想法——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色影无忌:好的,谢谢!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