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A.D.科曼:大理有办国际一流摄影节的潜质

A.D.科曼:大理有办国际一流摄影节的潜质

无忌原创
王江
王江
2010-08-01

不管喜欢什么类型的摄影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色影无忌:从这个话题我想了解一下美国摄影的“圈子”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在中国,可能因为对摄影的认识还有不足,有些概念没有明晰,这就造成一些搞沙龙摄影的和搞纪实摄影的以及搞艺术摄影的人群之间互相的不理解,有点各说各话的意思,我想了解在美国这些圈子之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A.D.科曼:在美国早期的时候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大家也分的不是很清楚的,那时他们之间也有过很多的争论,但是从60-70年代开始,美国的摄影教育发展的很快,那时很多美国年轻的摄影家都是在大学里边学习摄影,所以毕业以后无论你的兴趣是在哪一边,他们成长的基础都是在同样一个平台上,他们都在尝试了解对方的语言,然后就达成一个共识——不论你喜欢那一种类型的摄影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已。

  在西方摄影界,不管你个人的兴趣如何,如果是做艺术摄影的同时也会关注一些社会的、人文生活方面的东西,而纪实摄影家也会从艺术摄影家那里学习如何处理画面这样的技巧,所以他们中间会有交集。举个例子,像哈罗德·范恩斯坦这样的摄影家人们都会认为他是纯艺术的摄影家。但是他的摄影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是在纽约的康妮岛上进行纪实摄影的拍摄。康妮岛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有很多不同文化的人群在其中交融,纽约本来就是个大熔炉,这个康妮岛就是大熔炉里的一个小熔炉。所以范恩斯坦被这个岛的气氛所吸引,他在那里拍了半个世纪。很有意思的是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也认为自己应该属于纪实摄影家,他说他都是在真实的场景中以自己为模特拍摄为何不是纪实摄影呢?哈哈

 

A.D.科曼在很认真的给我图示美国的摄影圈

  色影无忌:说到摄影的圈子,中国摄影群体应该也是金字塔结构的。无论是艺术摄影家还是纪实摄影家他们还是处在接近塔尖的位置,作为金字塔基座部分的是数量庞大的摄影爱好者。很有中国特色的是,有很多爱好者对于摄影的投入非常大,会去消费很昂贵的设备,但是真正对影像的爱好却没有那么多,他们和刚才讲的的那两个圈子的交流就更加困难了,我不知道在美国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

  A.D.科曼:当然,在美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是很多摄影的杂志和器材厂商的主要消费对象,在美国也是有很多的人对器材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摄影的兴趣。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爱好者群体,因为有他们的热情和支持那些杂志和厂商才能运作下去,整个摄影的工业才能健康的发展,那些金子塔尖上的专家们才能有机会消费那些设备,因为有了大的消费基础才能使那些厂家保持比较低的价格。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