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候创作跳不出形式的框框,根本问题是创作思路不清晰。上期谈了古人对山水绘画的理解,这种审美艺术追求是渗透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的。这一期我们再看看西方是如何理解风景的。
风景(比利时语):副产品,是一种对土地的表述,包括了山脉、森林、城堡、海洋、河谷、废墟、飞岩、城市、乡镇,以及所有我们视野范围内所展示的东西。在一幅图画中,所有这些非主体或非主题的东西就是风景、副产品或附属物。在有关救世主的苦难经历的主题中,有一幅※※在十字架上的图画,画中的两个盗贼、圣母马丽亚、圣约翰是主题,而耶路撇冷、周国的乡村、云,以及类似的其他内容,是风景副产品。
牧羊人的崇拜 |乔尔乔内
风景于是以隐喻的形式表现了人类主体所面对的、精神上进退两难的境地。大多数15、16世纪以风景为背景的哲罗姆题材绘画作品都遵循了这个基本的构图概念,从而给自然背景加人戏剧性的意义,使观赏者能够从风景中阅读到许多关于圣人自我辆牲、自我决断的含义。在风景和圣人之同彼此依存的关系里,风景依赖着人类主体给子它道德或精神上的意义,而人类主体需要风景来完善他的意义。风景变成了戏剧的主体,而不单纯是一个装饰性的背景。(风景与西方艺术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可见“风景”在西方艺术传统中与土地财富和戏剧舞台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与中国艺术将“风景”人格化并最终发展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受道家思想影响)有着根本区别。
郭熙《林泉高致》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善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林泉者,正为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览者又当以此意求之,谓不失本意。
【今译】
世人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世上的山水有的可以行走其间,有的可以远远观望,有的可以游览欣赏,有的则可以定居。山水画凡是进入了这种境界的,都可以算是善品。但是可行可望的不如可游可居的更得人意,为什么呢?观现在的山川,占地数百里,而可以游玩定居的地方十成中没有三四成,所以必定选取可居可游的品第,君子之所以渴慕山水林泉,正是为了这样的好地方。所以作画的人应当用这种心境来创作,而鉴赏绘画的人也应当用这种心态来体会,才叫不失山水画的本意。(中国画论选择与评介 陶小军 洪芳芳 商务印书馆)
早春图|郭熙
从艺术作品中我们能明显看出,基于不同民族文化信仰的艺术,背后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价值体系。画得比达芬奇更“逼真”只能证明技艺上的精湛,并不代表传承了西方的艺术传统,更谈不上创造,摄影也是一样。我们在拿起相机前一定要充分反思创作的动机和内心思想,“迁想妙得”“意在笔先”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当今的摄影创作。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期论坛中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