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 摄影小三:
我也开始学街拍了,严格讲也不算街拍,就拍拍公园里人们的一些活动,尽量抓一些有趣的镜头,充其量算是抓拍吧。不管如何,有了一些实践之后,再来观赏街拍作品,会有一些更为深入的体会。
街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摄影体裁,与其它纪实摄影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街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规则,布莱思-劳埃德-杜克特写的《街头摄影52个任务清单》,虽然是给初学者的训练课程,但也表明了街拍就这么些套路,或者说,街拍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已的一套独特的套路。那么,学了这些套路之后,是不是就等于学会街拍了呢?答案是否的。我们看一下森山大道的指示:“大多数人只会拍下日常生活,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进入“异界”,尽管街头到处都是“异界”。抓拍街景,其实就是把“异界”拍下来。”
那么这一期评图的tthemhem老师的街拍作品又是如何?
我大致浏览了一下,从作品上传的时间顺序来看,我感觉tthemhem老师是一直都在进步的,从最初几乎举手一拍的“日常生活”,到有意识的抓拍所谓“异界”,进步是明显的。
下面谈谈编辑部选出的九幅作品的读后感,为什么是读后感?一方面我不想从“套路”去解读这些作品,因为我们被“套路”所困的话,摄影便会失去乐趣。森山大道认为街拍最重要的是欲望,拍摄者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瞬间的欲望。所以,我们把有趣的瞬间记录下来的欲望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拍摄的欲望,森山大道认为“拍摄出来的相片必然索然无味,也毫无意义。”所以,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渲泄拍摄欲望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对于街拍作品的评价,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要多的多,马丁-帕尔现在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破圈”的杰出摄影家,而当时却被指责为狗屁不如,历尽艰辛作品才被承认。还有,我对街拍的认识还很不足,故不敢妄评,所以,叫读后感更为合适吧!
第一幅作品,人群中一对看上去像是夫妻的长者,合打一把阳伞,本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可这把伞往上折翻了,普通的场景出了点“意外”,伞坏了,但老人家还是不愿丢掉,也不怕笑话,带着平常的笑容继续撑着挡阳光,傍边有些人并没有打伞,说明这不是非打伞不可的场合,从而反映出了老人家与年轻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素质。这是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片段吧,可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片段串起来的,有时候这些片段会出一点“意外”,让我们“糗”一下。这个场景可能达不到森山大道所讲“异界”,但也是一场“意外”,也是街拍的一个方向吧!
第二幅作品,放学路上,老爸拿手机帮宝贝儿子拍照,儿子摆出了“功夫”的架势。片子看上去没有高大上的感觉,但却有典型意义存在,功夫是我们的国粹,从大人到小孩都能比划出几个动作,更是小孩拍照时喜欢用的姿势,这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具有很强烈的中国特色。
第三幅作品,用慢快门拍的繁华街景,来往的摩托车的虚化图像与站立的交警形成动静对比,道路上人车水马龙,而指挥交通的警察仍然镇定自若。画面饱满、构图均匀却不杂乱,画面感不错。交警侧着脸望向左边,凝视的眼神把观众的思路带向画面之外,有一定的人文意境,但不够深刻。表现形式比较常见,也是一种不错的“套路”。
第四幅作品,烈日之下,一位奶爸把婴儿挂在胸前,双手捧着婴儿,脸上露出无奈和一丝不耐烦的复杂表情,抓拍瞬间不算特别精采,但却表现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我们可以看到奶爸对家庭的担当,却又有男人脾气,生活是多么的不易!这是一幅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
第五幅作品,水中的倒影,大家都喜欢拍的题材,一位女子骑着电动车,和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一起倒影在水中,加上比较特别的构图,画面产生魔幻般的效果,有点“魔都之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