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影像编辑丨Geethan
在国内摄影圈,陈海滢开了“科学摄影”的先河:他的“追日系列”作品,如《长安街悬日》,早已成为众多后来人效仿拍摄的对象。
从小就对星空天体感兴趣的陈海滢,之后将精力投入到计算难度更高的星空摄影领域,留下了《夜空之镜》《长城上的银河与气辉》等精彩的作品。
他将庄子名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理工男的思维在摄影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陈海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成就了他?他今后又将走向何方?
在他41岁生日的当天,我们有了这篇对谈。
陈海滢
80后摄影师
科学摄影倡导者
《National Geographic》特约摄影师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个国家天文》签约摄影师
国内唯一一名为《Science》拍摄封面的摄影师
▲ 陈海滢作品,北极日全食全过程。
对话Interview
主持人(G):无忌影像编辑_Geethan
访谈嘉宾(C):摄影师_陈海滢
- 01 -
“看书对我来说,有压倒一切的吸引力。”
G:海滢你好,很高兴你接受无忌的采访,这也是2021年无忌影像对话栏目的最后一篇采访。先聊聊你的家庭成长环境吧?
C:我是1980年出生的,出生时家在北京房山。房山是远郊区,如果论经济发展,肯定和城里比不了,但远郊区的好处是,让我从小和自然环境接触比较多。那里的光污染少,环境干扰少。我家住的是平房,夏天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萤火虫。这样的环境,和日月星辰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后来直到我上高三,我家才搬去楼房。上楼之后我们都不太适应,觉得空间变小了,也不接地气了(笑)。
▲ 彗星与新月抱旧月。
G:父母对你从小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的?
C:我的父母都是老师。那个年代,教师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可能很好,但我父母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非常支持我去了解各种课外知识,扩展自己的兴趣。他们不觉得孩子就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他们觉得,你有兴趣,我们就给你创造条件。
八十年代的时候,从房山到市里非常不方便,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周末,我父亲就带着我去转博物馆,一转就是一天。那时还是单休,一周只休息一天。
寒暑假,他们就会从图书馆借一摞书回来给我看。那个年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很稀缺,我的很多同学家里,除了课本外是没有书的。我的父母很不容易,给了我很大的尊重和宽松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