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创作是两个专业。社会劳动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已经高度专业化了,希望大家抛开小农经济的思维局限,从客观性和专业性的角度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讨论。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傅雷先生,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美国的格林伯格,他们不是搞创作的,但他们都有很高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文化,所以可以当艺术的“医生”,促进艺术的发展。希望我们的栏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接下来就让我回顾一下开贴来的精彩讨论。
Martin Parr 作品
怎样让照片更吸引观众的目光?
(论坛精选)
泡菜 摄影小三:
本期这个题目很好,很有普遍性,可以说是第三期话题更为深入的探讨,因为这涉及到创作突破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摄影创作最难的地方之一,过去我们讲三秒钟原则,一幅可以称之为作品的相片,需要能够让观众停留在画面三秒钟以上,大家别以为三秒钟很短,事实上很难了,在图片泛滥、大家饱受审美疲劳困扰的今天,很多图片我们看一眼马上就飘过了,包括一些技术上很完美的沙龙唯美作品,由于审美疲劳,我们都难以停住目光。
第三期我提出了画面元素的关系问题,其实这就是让观众目光停留的一种方法,特别是与画面之外的关系,画面存在审美关系,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与共鸣,一眼飘过的作品,是不可能让观众产生思考与共鸣的。但是,这是非常难的事情,不然个个都是大师了。我也讲过,追求的过程也是十分快乐的,我们有追求精进的自由,有追求突破自己的自由,虽然我们未必成功,但追求的过程是快乐的、值得的。
摄影小三 作品
附上一图,这是在公园散步时拍的,疫情后我自己为自己设了个试验性的项目:人与自然--公园365,一开始拍花木、拍景观,然后切入人文,断断续续拍了几千张,一直在去除唯美的方向上努力,寻求突破,希望呆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公园拍几年后,能拿出几幅可称之为作品的相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进步,主题方向在心中慢慢明晰起来,这一张是我最满意的,当时前面小道上人来人往,我坐在后面一直等小道上没人的空隙,当行人拉开距离,画面的小道上出现没人的空隙时,我果断按下快门,再拍一张已经有行人走进小道,同时画面中的两人也起身离开,很幸运拍到我想要的画面,也在弃唯美路上迈出一小步。
主持 Leonqu:
我认为片子是不是有吸引力,首先得过自己这一关,拍自己喜欢的题材很重要,至于别人看了好不好看其实并没有考虑。当然拿出来分享就是另一回事儿,发之前我会想我想传递的是什么。表现“人与自然”的主题在公园里拍两个老爷们儿来体现,我认为是比较牵强的。画面既没有突出人的概念,更没有自然的概念。
泡菜 摄影小三:
这张片子干净肃穆的气氛是我喜欢的,也是切入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当然,单这么一张片子没什么,像是举手一拍,一些大师的单张片子看上去不也像举手一拍么,是要有一系列风格统一的输出才能说明问题的,正在努力中,不过在同一个公园要做系列输出,挑战是巨大的,但我不在乎结果,只是希望能通过这次实验突破自己。我也希望用日常生活来表达这个主题,而不是轰轰烈烈宏大叙事那种方式,更切合业余本性。
构图方面也中规中矩,一白一黑的衣着两者的对比关系与环境的对比关系,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但整体又是和谐的,没有违和感,表达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我在学习肖尔,但不复刻肖尔。有朋友说那支路灯碍眼,我不觉得,那支路灯正好是人与自然的产物,也正好与两个人之间在色彩上和线条上构成一个视觉三角关系。构图示意图如下,画面完全没有裁剪。
主持 Leonqu:
所以不是修辞的问题,是句子本身的内涵就不对。我们讨论的不是人的问题,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画面是否有美感的问题。您怎么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您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观点是什么?
泡菜 摄影小三:
我以前也跟您一样,把人与自然的主题想得很复杂,似乎要宏大叙事才能表达,后来看了摄影史上一些作品,特别是看了一组当中国唯一入选柏林双年展的作品(哪一届忘了),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平凡有时更具有意义。
嘉宾 constaintin-fox:
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照片只是初步表现出了两个人(主体元素)之间的某种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还不是太明确。还有,您提到的“画面美感”是个重要的切入点,因为视觉的愉悦感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泡菜 摄影小三:
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一定要宏大叙事,可能平凡到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例如,修建一个公园,人们把自然“规范”化,却又要当作“自然”来呈现,我们姑且称之为“人工自然”,典形代表是园林,这既是一种合理行为,又是一种矛盾。现在一些公园会刻意保留一些原生态,称之为生态区,这张片子就在生态区拍的,有没有注意到片子的左上角是一片芦苇?这是野生的,真正的自然,除此之外全部是人工自然。
Martin Parr 作品
人与自然什么关系?当我们走进公园,就与自然发生了关系,我们进公园不是来购物的,而是来体验自然,放松心身的。但是,我们体验到的自然,却不是真正的自然,而是“人工自然”,那怕在生态区,仍然存在大量对自然的人工干预。片子的左上角是生机勃勃的野生芦苇,中部和右边是一片枯死的人工种植的植物(人工自然),两个一白一黑的成年男子,身边各放一瓶水,注意,有一个是保温瓶,说明不是路过的,而是有备来游公园的,他们坐在那欣赏眼前的景色,注意,白色衣服那个把上衣卷了起来,说明被晒热了,可还坐在那,还有,他们两个坐着隔有一些距离,说明不是在谈心,在干什么?难道不是在休闲吗?可休闲在家也可以呀,干嘛要跑到公园来?不就是为了体验自然么!这不是与自然的关系吗?那么,眼前的景致能给了他们多少愉悦的感受?有没有什么觉醒或想法?他们心满意足了还是抱有遗憾?
Martin Parr 作品
当然,我前面说过,一张片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需要一个系列来揭示人与自然这个主题。我们身处都市之中,公园是我们体验自然的捷径,那么,公园这种“人工自然”,将带给我们多少亲近自然的体验?是原生态带给我们更多愉悦,还是“人工自然”带给我们更多美感?我们应当在这两者之间取得怎样的平衡?公园是给游客通过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来获得休闲、放松心身的,要怎么做,才能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安塞尔之所以伟大,不是他拍的风光片有多唯美,而是他唤起了美国政府对自然的保护。
Martin Parr 作品
我的公园试验项目企图用图片来揭示一个问题,不是让观众看美丽的画面,事实上我在极力去唯美化,只保留一些构图上或几何上的规则,而要真正说明问题,光图片还不够,不但要有系列,还必须有恰当的文字说明。
嘉宾 constaintin-fox:
我个人理解,去唯美化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美感不一定等于唯美,它还包含很多其它因素。照片不一定需要唯美,但不能没有美感。当然,这个美感是广义的。
泡菜 摄影小三:
这片美吗?我认为图片真正的美是规则上的美,而不是物体自身的美,表达物体自身美的片子我拍多了,别说论坛,朋友圈我都懒得发。
摄影小三 作品
嘉宾 constaintin-fox:
关于那张照片,我前面说了,已经肯定了您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这不就是构图规则么。图片真正的美是规则上的美,而不是物体自身的美。这句话也没错啊,很赞同。我说的“美感”,恰恰就是指形式上的美感而不是自然物本身的美。
那张照片,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整体上看,这是远远不够的。背景还需要精简(当然这个精简不一定是裁掉背景),关系还需要突出。尤其提到“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太大,从当时的画面中是感受不到的。吸引人的照片,必然是各种手法和元素的综合运用。如有偏废,势必会影响表现力。
此外,在照片上画出线构成的“几何形状”和指向性线条十分牵强。实际上根据那张图我们还可以另外画出很多连线图形,然而没有实际意义。话说回来,这个拍摄的认知和方向是对的,应该继续下去。因为本楼的美女图谈不上美,不值得效仿。
泡菜 摄影小三:
不要误会,我不是要大家肯定这张图片很好,只是想通过争论来知道大家的真实看法,争论就不就是要这样么。如果大家说这张片子不好,我附和说拍的确实不好,讨论结束!这对我有什么用?大家说片子不好,不好在那里那里,我说片子好,好在那里那里,大家越说越深,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讲出真实的想法,我才能获得真正的意见,对我来说才有用,真理越辩越明。
泡菜 华东菜瓜一号:
我怎么感觉这个讨论好像偏离主题了啊……“怎样让照片更吸引观众的目光?”这个是主题啊,从这个主题看,是明确指向“已经拍好的照片如何重新调整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更吸引观众的目光”,看着现在的讨论,我晕啦,我书读的少,各位大神可不要骗我啊。
你们这些围观的摄友啊,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家发图啊,别光看不发图啊……我来一张,大家拍砖,我是属于“不拍不舒服斯基”,“三高”患者,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华东菜瓜一号 作品
嘉宾 constaintin-fox:
从这个主题看,是明确指向“已经拍好的照片如何重新调整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更吸引观众的目光”恐怕这段话您理解错了。重新调整各个方面只能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微弱的效果。而照片的吸引力大部分来自于前期的设想。所以讨论的方向应该是更注重前期拍摄。
泡菜 华东菜瓜一号:
如果按照大神的理解,此帖讨论的应该是:A:如何分析及拆分目标受众,B:如何选择适合受众的主题,也就是说此帖讨论的是选题拍摄,问题在于,我看到现在,连A项都根本没有谈及。
嘉宾 constaintin-fox:
从至少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A.不用考虑目标受众。每个人对自然的感受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共性的。B.拍摄主题是为了展示摄影师的见闻,不是为了一味迎合受众。所以,此贴讨论的是怎样拍好自己想拍的照片,才能更符合人们的观赏情趣。
主持 Leonqu:
非常同意嘉宾的观点,拍摄前的构思是决定一张作品成败的关键。古话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任何成熟的作品都是长期思考和反复实践的结果,没有前期的思考和策划,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碰运气,即便偶尔拍到另自己满意的作品也很难持续。
这里发一个比较成熟的拍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是如何对他的主题建立认识,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通过个性化的镜头语言呈现给观众的。
十多年来,丹尼.克林奇 (Danny Clinch) 一直在记录音乐行业,在他的作品中拍摄了范围广泛的主题——从嘻哈巨星到僧侣。Clinch 已经确立了自己在音乐界的内行地位,难得地瞥见了音乐家及其生活背后的年轻自发性和活力。
Clinch 1964 年出生于新泽西州,在上社区大学时对摄影产生了兴趣。毕业后,安妮.莱博维茨 (Annie Leibowitz) 在安塞尔.亚当斯画廊 (Ansel Adams Gallery) 的工作室与她见面后,克林奇 (Clinch) 获得了实习机会。他最终成为了她的助手——与 Mary Ellen Mark 等其他摄影师一起旅行和工作。
Clinch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为 Spin 拍摄照片,但拍摄音乐家对 Clinch 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波士顿居住期间,他记录了当地乐队 Rick Berlin: The Movie,激发了他对新闻摄影和音乐的热爱。为音乐家拍摄是 Clinch 自发工作的好方法。特别是在音乐会等场景中。这种自发的方式让音乐家们对 Clinch 感到舒服,并从此成为他摄影的标志性风格。
这组印样是 Clinch 在 Austin.Texas 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2003 年西南偏南音乐大会和音乐节的主题是已故音乐家克里斯.惠特利,他当时正在音乐节上演奏。
“我和 Chris 拍了几次照,还经常去听他的音乐会,后来成了朋友。他在音乐节上演奏,我在一场演出中偶遇了他。当时他在一个小厂牌里,我建议 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在一起拍了一些照片。所以我用租来的车接他,我们在奥斯汀周围闲逛,寻找一些有趣的地方。我们遇到了这座墙壁严重开裂的老教堂,视觉效果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们下车开始拍摄。尽管 Chris 经常显得谦虚和害羞,但当我给他拍照时,他似乎总是很在场。我认为他不介意。有些音乐家不喜欢这个过程,但 Chris 是一个天生的......非常诚实,是我通过摄影和对音乐的热爱遇到的最聪明、最有趣的人之一。”
各位泡菜对此是否也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到论坛,踊跃发言,通过分享、交流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影像说”是无忌影像新开设的对话栏目,栏目的初衷是为激发大家对影像、对创作话题的讨论,促进泡菜间的互动交流。“用简单的话,聊不简单的事儿。”
新的一年,希望“影像说”能成为摄影人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自留地。
现在向广大无忌泡菜公开征集话题。与影像创作相关、贴近生活的话题都可提交申请。每月我们将会从申请中选出一个好的话题点子,并邀约话题发起人与无忌影像编辑部在无忌论坛一同开贴讨论。
话题每月更新一次
每月话题讨论内容将在无忌官网、微博、微信以文章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邀约嘉宾和每期选出的一位积极参与泡菜,将获得马小路提供的价值500-1000元的摄影周边产品做为奖励。
具体参与方式:
1,色影无忌注册用户可添加无小新微信,添加时请注明:影像说
2,将话题点子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简单的阐述说明(可附相关作品)
3,话题讨论中发布的作品均须为作者原创
无忌影像 无小新
心动不如行动,期待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