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无忌评图第13期丨艺术何用?

无忌评图第13期丨艺术何用?

色影无忌
Leonqu
Geethan
2021-06-23

 栏目主持丨Leonqu

上一期跟大家聊了自我批评的意义,这期想和大家聊一下别人(社会)是怎么评判我们作品的。

你把作品拿出来别人怎么看?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还有当时的潮流都有关系。我们如何平衡自己内在的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标准之间的差异是所有从事文创工作的人都要面对的矛盾。

前一段在B站看到一部纪实片《万物皆有价》讲艺术市场背后的运作逻辑,其中一位知名的艺评人说:“除非艺术创作对你跟吃饭和做爱一样重要,不然千万不要选择搞艺术,因为道理很简单,99.99%的艺术工作者都很穷……”

纵观美术史几乎所有的大艺术家都被当时的评判机制否定过,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大多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工作室不去关心别人怎么看,坚持做他喜欢的,认为正确的事情。我反复推敲了他们背后的心理动机,发现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基于他们对人性、对真理的认识和一颗对艺术创作的虔诚之心。

他们同时也在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一场对赌。如果现实如电影《大空头》所诠释的,大部分人都唯利是图,只顾眼前利益。那么艺术家的胜算在哪儿?这场博弈背后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最本源的问题“艺术有什么用?”

“亚当·史密斯曾说过,最好的结果是每个人都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the best result comes from everyone in the group doing what’s best for himself right? 但他的理论不完整。Because the best result will come from everyone in the group doing what’s best for himself and the group.”——约翰·福布斯·纳什

中国古代最初提出艺术可以感化人、提升人的品格的是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术是用来感化人、解放人、使人性向更高阶段进化的。这是艺术对个体的意义,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去理解外部的评价机制时,要超越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回到艺术对人性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与远强大于我们的社会和时代达成和解,最终实现共赢。

本期作品点评

01

 

▲ 《栖》作者:wazdd

作品阐释:重度ps,图中的鸟是后期合成上去的,加了炫光......

编辑点评:

Leonqu:

看到论坛里的这张作品,图说上说是一张深度PS的作品,作者诚实的态度打动了我。回到摄影发明之初,摄影的发明是为了替代绘画描绘的繁琐,而真实性并不是大家一开始所关注的焦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的目的是为了模仿绘画,但不久摄影师们就发现这个媒介并没有多少可以篡改的自由。到后来柯达相机的发明,大家开始习惯于用摄影来记录生活,逐渐接受这个媒介可以作为我们记忆的佐证。

上周跟一位商业摄影师聊天时还说到现在拍产品图都不用摄影师了,直接在电脑里做3D图,效果完全可以乱真,成本还低。在广告造假,新闻造假,所有信息都可以造假的时代,如果大家已经默认了这种行为最后的结果将是什么?我们是要用摄影来说真话还是用它来造假?这是摄影这枚硬币的两面。

当然,艺术创作是为了传达内在感受的真实,而不是看上是不是真的。艺术界用摄影“造假”的大师要数Jeff Wall了。他的创作是基于西方绘画传统和电影的结合,作品给人的感觉似真非真,富有戏剧性,耐人寻味。

 

Jeff Wall作品

Geethan:

要想完成一幅好的作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得为做这件事付出。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背后,往往是风光摄影师付出的,成倍于普通爱好者的时间。如果你不想付出拍摄的时间,那么就要付出后期PS的时间、技术、完成度。无论你付出什么,“付出”这件事本身你是绕不过去的,除非你的运气爆棚,在最该你出现的时候,手里拿着最合适的器材,脑海里有着最棒的构思,拍下一幅光线、构图等所有方面都完美的作品。

每个人在付出时,都面临精力、才华、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所以,如何在创作各个环节,分配你的付出所占的权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于作品真实性的问题,我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谎言在什么时候可以称之为谎言?如果你欺骗了一个人,但这个人永远都没有发现,那么对于他来说,存在自己被欺骗的这个事实么?换言之,“不知道”是否就等于“没发生”?

黄狮虎:

看作品描述所写,这是一幅重度PS作品。我个人并不反对照片的后期处理,因为我相信,所有对照片的后期,都出于想将照片变得更出彩或完美,但往往有时是技术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这幅作品的问题在于炫光的添加太不自然,而且夕阳的位置与水桶的光影效果也有所不符。不过,作者对于色调的把控还是很好的,夕阳下的暖黄色让人很舒服。

 

02

▲ 《小鸭的梦》作者:无为不言

编辑点评:

Leonqu:

这是一张情感非常丰富的作品。让我想起童年跟父亲到公园拍照的情景。水面的反光为画面增添了梦幻般的感觉,小鸭子的姿态也特别可爱。这里有一种拟人化的东西在里面。作者是注入自己的感情在里面的。摄影给了我们一个表达感情的出口。

朝阳公园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下午跑步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只母鸭带着一群小鸭在水边晒太阳。回想起06年刚到北京的时候,那时为了准备08年奥运会大兴土木,整个城市乌烟瘴气,后来又是雾霾和沙尘暴。现在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说明我们的生态确实变的越来越好了。

Geethan: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最后,男主跪在河里,对着暴雨里的天空发出重获自由的呐喊。如果是我,会把这张照片裁剪到只有小鸭子自己,如下图:

 

它的这个动作真的太有趣了,可以解读的空间很大,已经足够单独撑起一整幅画面,其他的鸭子感觉都是累赘。

黄狮虎:

作为一幅“打鸟”作品,作者将小鸭子进行拟人化,并将其展翅的姿态完美捕捉了下来,令人感觉既生动又可爱。同时,结合大光圈的虚化效果,将远方湖面波光粼粼的反光化作点点光斑,使画面平添了几分梦幻感,这与作品标题中的“梦”也相呼应。不足之处在于,如果照片选择使用彩色画面也许效果更佳。试问,谁人的梦是黑白色的呢?

 

03

▲ 《阳光奇迹》作者:白石陆

作品阐释:动态的水草上没一个叶尖上都结了一个露珠,在阳光下这些露珠像一个个灯泡似的发出光芒!焦外的光电呈现七彩光斑,美不胜收!

编辑点评:

 

Leonqu:

这个画面是非常漂亮的。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主题,就是我们身边的事物。美源于我们内心的,这一点古人很早就有论述。

“庄子所要求、所期待的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如实地说,只是人生自身的艺术化罢了。费夏(F.T. Vischer, 1807-1887)认为,观念愈高,便含的美愈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东西。费夏所说,在庄子身上得到了实际证明。”——《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徐复观

所以真正难的画面不是源自名山大川,而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浮躁、嘈杂的都市内心还能保持美的心境。

Geethan:

从现实题材中发现并捕捉这样具有魔幻感的画面,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这幅作品没有什么后期,全靠作者细微的观察得以实现。我最近在思考一件事,就是一幅作品的色彩,怎样才能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呢?

我认为首先是画面要有一个主要的颜色,比如这幅作品里的绿色,其他任何可以被称之为是“主要颜色”的颜色都不要有。这就好像是ps里的图层,这个图层是一个背景图层。然后画面里肯定还有别的颜色,比如这张照片里的水珠,是五颜六色的。颜色虽杂,但水珠的形态是统一的,使得这些颜色也获得了一致性的表达,就好像是背景图层上面的另一个图层。两个图层形成了层次感,画面有主有次,颜色自然就干净了。

黄狮虎:

第一眼看这幅作品,会以为这是一棵圣诞树的局部特写。但当你仔细去观察时,你会发现树枝上的点点星光其实是露珠对阳光的反射效果。再结合作者对于景深恰到好处的控制,更令这点点星光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感。可以想象到,作者在拍摄这幅照片时,一定尝试了很多角度并且充满耐心。由此可见,好照片不但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也同样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

 点击跳转《无忌评图|为作品说真话,让摄影不止于爱好!》,可参与投稿与评论。 

色影无忌(6049)
评图(110)
摄影(5651)
作品(432)
批评(111)
交流(136)
4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