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周伟:影像之于我最终是面镜子

周伟:影像之于我最终是面镜子

色影无忌
王江
vivian
2011-12-14

上个月,当我坐在从温州到丽水的车上,脑海里关于江浙风物的温婉想象,不断的被窗外闪过的XXX制鞋厂招牌所打断,空气里的橡胶味道提醒着我“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那样所指代的江南正在被“GDP高增长”、“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字眼所占领。异化——是彼时彼刻在我脑海中所跳出来的第一个词。作为一个“江南”以外的人对这里处处可见的异化尚且感触颇深,作为成长于斯的摄影师来说他们会对今天的江南带有什么样的观看呢?

摄影师周伟就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虽然他时常行走边地,但是身体离得越远心倒离家乡更近。“端午节,祖母便专门为我包了两个船形的粽子……待回到家,锅里已是温温的,揭开锅盖便是一股扑鼻的,醇厚的米香,两只小船很快便航进我的肚子里了。”从周伟对江南过端午的细腻描述就可看出他对往昔温暖气息的留恋。经过了离去与回归、失忆与回忆的周伟决定拿起相机重构一个他心中的“新江南”,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利益、西化以及对传统拙劣模仿的陌生对象。周伟试图通过影像的方式大声提出自己的质疑,对于心中仍存有江南情结的人来讲这个质疑振聋发聩。

 

摄影师周伟


色影无忌: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意象化的文字,从小对诗词的喜爱是否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你的摄影创作?

周伟:我的古文一般得很,诗词读的也并不多。我的学生时代,正是从※※※的异化中爬出来,迫切追逐新思想的时期,80年代开始,西方思潮从中国开放的窗口渗入,我倒是在那个时代接触了一些西方的东西,文学和哲学,不过,也只是一鳞片爪。直到自己渐渐成熟,才开始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补了补课,但这个瀚海无边无际,越读越觉得其中的美妙难以穷尽。是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确是高度意象化的文字,文字带来的充满想象空间的意味与感觉,恰恰是摄影不擅长的,但对摄影师感觉与情绪的训练却大有裨益。事实上,我在拍摄《风景旧曾谙》这个系列的时候,正在阅读中国美术史,我对中国文人画颇感兴趣,这个系列中的影像,多少传达了我对中国文人画精神的点滴理解。

 

色影无忌:“江南”这个词所代表的浪漫意象不仅对居住于江南的人,对整个中国人都是曾经了然于心的,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你决定重新解读这个命题的?

周伟:我觉得,这个物质异常丰富的时代,人的生活品质是下降了的,用堕落来形容也不为过。独立地选择和驾驭物质,才谈得上生活品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做不到了,所以这个时代没有浪漫可言。如果说有什么动力,或许是我内心对品质和浪漫的追求,未曾泯灭。

 

色影无忌:对“江南”的回忆与失忆,再到重新建构现实与记忆的关系是你创作的一个主线吗?

周伟:大致是这样一个线条,但拍摄的时候并不会想这么清楚。一组图片和一张图片不同的是,在拍摄、编辑乃至最后的阅读,都应该注重图片与图片的关系,构建起一定的关系,一组图片才能表达观点。当然,影像和文字不同,有时候并不能一下子说得清楚,但关系有没有是可以感受到的,并且是决定你的影像价值的重要一环。 

 

色影无忌:如今的江南充满了工业、西化甚至是对传统的拙略模仿,对于这样的反差你的态度是倾向于批判还是仅仅提出问题?

周伟:我个人觉得,我是有批判的。在影像上,我努力继承“江南”所代表的优美和古典文人精神上的飘逸与清远,努力把画面构造得“美”。而在现实的背景下,这样的美始终在刺痛我,我想表达的是,这样的“优美”和精神上的“飘逸、清远”已经是虚幻的,已经是失去了现实基础的,是空中楼阁的。而这种局面统治我们的生活与灵魂的原因,是我们自我的迷失,是我们的灵魂在物欲的驱使下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我们没有如古典文人那样优雅地享受物质,让物质为我们的精神服务,而是被物质俘虏,被物质搅得焦头烂额。 

 

色影无忌:面对“江南”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你却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从一些很小的细节(一片水、一根绳子、一块石头)来表现你对江南的思考,这是如何考虑的?

周伟:水和石本身就是传统“江南”的审美主体。古典的“江南”审美趣味,是细腻敏感的,注重细节与品质,几乎没有所谓的宏大叙事。审美上重视大的形势所传达的内在气概,通过氛围的营造与细节的描摹传情达意。我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有些视觉和审美习惯,是骨子里的,并不需要刻意拿来。 

共 3 页<<<123>>>
阅读全文
周伟(4)
江南(89)
摄影(5545)
色影无忌(6045)
红梅(7)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