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张涛:照片是对自己的交待

张涛:照片是对自己的交待

色影无忌
王江
王江
2011-02-24

  关于媒体人系列影展

  媒体摄影师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群体,在这个读图时代,他们肩负起向公众传递图文信息的任务。故此,他们通常都受过较高的视觉训练,对于影像有着比较个人化的见解。虽然数码大潮给摄影带来了一个去精英化的趋势,但是很多作品中直刺人心的力量仍然来自于那些功力深厚目光敏锐的职业摄影师。从本期开始无忌为您奉上媒体摄影师的系列影展。相比老一代的媒体摄影师他们有着更加不安分的心,在日常的新闻拍摄之外他们“不务正业”地拍摄了很多动人的图片故事。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视觉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影像生活。

 

  任职于《中国日报》的摄影师张涛曾以作品《黑暗中的舞者》获得2007年荷赛艺术类单幅三等奖,本次影展推出他的作品《北京》和《戒毒所》,前者是他作为“外来者”对于北京城一种视觉上的探索,他自述并不想确定方向与主题,但是画面中却带有超现实的荒唐感。后者《戒毒所》以比较传统的纪实摄影手段展示了这一特殊人群的生活与尊严。

 

  

摄影师张涛

 

  色影无忌:工作拍摄和你私人影像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张涛:我没有将这二者做太多区分,是按照同一套逻辑和感觉去拍摄,我一直认为人的大脑不能那么的分裂,按快门的时候会告诉自己,这张给报纸拍,这张给自己拍,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像电路板那样,在需要的时候插上不同的电路板去运行。尊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去拍摄,至于图片编辑会选择哪张,我也不会做太多干涉。每一张照片都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色影无忌:做媒体的摄影记者比常人多出很多视觉训练的机会,你个人认为受过训练的观看给你们带来什么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张涛:的确是各有利弊。好的方面是,你可以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人性的多样性,如果说发表的部分是冰山一角的话,媒体记者往往能见到水面下的那部分。不好的一面,我不认为这么多的视觉训练有必要性,有时甚至是带来视觉表现的千篇一律。经常看媒体照片,你就能发现这点,他们会在某些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时候,跑到同一地点去拍摄同一个角度的照片,每年如此,我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的客户需要这样的照片吧。很多媒体的摄影部,已经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只是干活的机器,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将青春熬干,最后被毫不留情的淘汰,我们却永远只能看到浮在水面的那几朵美丽的残花,看不到沉没在水底的大多数。

 

  色影无忌:你受过很系统的新闻摄影训练,但是你的作品北京里,完全看不到新闻的痕迹,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释放吗?

  张涛:北京的这组照片是我从2007年以来的,对这座城市的观察。这里正在飞速的变得陌生和荒诞,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无法停下来仔细观察,“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北京》系列

 

  色影无忌:你为何选择正方形构图?

  张涛:我觉得方画幅很安静,可以让人更多的关注照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色影无忌:你说在《北京》系列里不打算确定什么主题和方向,但是画面中却总带有一些荒诞和幽默的成分,你觉得这些是怎么来的呢?

  张涛:这组照片需要冷静的观察,120相机本身的操作性让整个拍摄过程都慢下来了, 任何事情,当你仔细看,并且足够久的去看,都会体会到其中的那种荒诞和幽默。

 

  色影无忌:在拍摄过程中对北京这座城市有什么新认识?

  张涛:这座城变的有点冷冰冰,不好玩了。

 

《北京》系列

 

  色影无忌:拍摄中你如果根据拍摄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向的?

  张涛:在北京,我经常会路过一些这样的场景时,觉得很有意思,就先用手机拍一张,等攒到几个场景的时候,就集中花一两天来全部一起都拍了,这一两天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只有我、相机和这座城市,很享受。

 

  色影无忌:《戒毒所》系列你用了多久完成的?

  张涛:2周

 

《戒毒所》系列

 

 

  色影无忌:你如何让这些人对你解除防备的?

  张涛:通过朋友的朋友介绍,首先是认识这里的主导者,再进一步接触以后的结果。

 

  色影无忌:人们想到戒毒所这样的题材总会想到那些人毒瘾发作时痛苦的场面,但是你的画面中的人却显得很平静,你是刻意回避那些激烈的场面而去拍摄他们更日常的一面吗?

  张涛:一方面,他们给我的时间有限,另外,当我们看到这样一张张平静的面孔,又知道这些人的处境时,更能体会到生活冷酷的一面,从而采取行动,改变现实。

 

《戒毒所》系列

 

  色影无忌:从他们纹身的痕迹还是能看出一些他们的过去,你拍到那些纹身是略微带有这种引导想象的意图在里边吗?

  张涛:现场拍摄会凭直觉,但每个人看到照片的感受以及评介就不是我的事情了。我宁愿只享受摄影的过程,其他的顺其自然。

 

  色影无忌:你这两系列准备如何拍下去?

  张涛:北京的这组还会继续完善,我今年会继续拍摄的我的另外一个专题,以我的出生地和长大的城市喀什为主题的摄影项目。

  关于张涛

  汉族 1978年生于新疆喀什

  个人网站:www·PaulZhang·net

  工作经历:

  2003-2004 广州 《南方日报》 摄影师

  2004-2009 北京 《新京报》 摄影师

  2009-2010 北京 《中国日报》摄影师

  教育:

  1997-2001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2001-2003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双学位

  2007 阿里克西亚基金(Alexia Foundation)国际新闻研讨班

  2008 路透社全球奥运报道班

  2009 “杨晓光摄影奖”流媒体纪实摄影大师班

  获奖:

  2005年 北京都市报新闻摄影比赛 印尼海啸组照 年度专题提名

  2006年 《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比赛 南亚地震组照非突发类组照金奖

  2007年 WPP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黑暗中的舞者 艺术类单幅三等奖

  2007年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黑暗中的舞者艺术类组照金奖

  2007年 《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比赛 黑暗中的舞者艺术类组照二等奖

  2007年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采摘冬虫夏草自然类

  2008年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 十大优秀摄影师

 

 

 

  基金:

  2009年 联合国全球基金 中原七省艾滋病状况摄影调查

  2010年 杨晓光纪实摄影基金 克什米尔地震五周年回访

  采访经历:

  2004年 印度尼西亚亚齐省 印度洋海啸

  2005年 巴基斯※※什米尔 南亚地震

  2006年 拉萨 青藏铁路通车

  2008年 四川 5.12大地震

  2008年 北京 奥运会

  2009年 乌鲁木齐 7.5暴乱

  2010年 青海玉树地震

  摄影理念:

  "透过一只三英寸的透镜,我们观看着这个邪恶但却美丽的世界的每一个壮观和浮华的场面."D.B.库珀

张涛(4)
中国日报(3)
摄影(5550)
北京(502)
戒毒所(3)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