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王轶庶:所有的照片都是隐喻

王轶庶:所有的照片都是隐喻

无忌原创
满异
my
2009-12-28

        摄影师王轶庶从2003年开始的“归程”系列足迹遍布整个中国大地。关于这些照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对一些秘密的提问”。然而作为《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王轶庶认为,相对于突发事件,常态有更多复杂性在里面。关于现实的常态,王轶庶的照片给出了基本的追问线索。摄影于他是一种书写方式,所有照片都是开放性的,都在隐喻这个世界。

 

        点击观看 无忌影展: 王轶庶·归程

 

 

摄影师王轶庶


好照片应该是开放的


 

2005 广州      王轶庶作品《归程》

 

        色影无忌:我们知道你的拍摄遍布整个中国,已经跑遍多少地方了?有哪些地区是重点么?

        王轶庶:除了台湾,其它省份全去过了,加起来两三百个市县,有些地方去的多,公事和自已玩都有。北方多一些,比如河南甘肃陕西,我更喜欢去,我是在北方长大的,看的进去。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一直这样,每年都去很多省,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


        色影无忌:好像这个系列的头两张照片就给整个系列定下了基调?“冒泡的水面”和“被封锁的鱼”,容易联想到大环境和个体……

        王轶庶:有可能,不过作者不该直接的去引导观者。我认为的好照片应该是开放的,可以从很多方面去阐释。照片如果只是说图片本身的内容就太没意思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照片都是隐喻。

  


把照片看成文章……整体形成一种气息


 

2004香港    王轶庶《归程》

 

        色影无忌:可否从技术层面上给出一些解读你的照片的空间?比如,单张照片之间是否有联系、先后顺序等等,以及为何作此考虑?

        王轶庶:有联系,有顺序。给无忌的这个展限于规模,31张,差不多算是个提纲。我自已编的画册有一百多张,三个章节,结构更复杂严密一点。单张照片只是一个词或短句,词组成句子组成文章。文章要有起承转合,有多种修辞方式,要有主旨和方向。当然也可以把单张照片画面里的元素看成词,把照片看成文章。不过总体来说,表达更丰富的感受和观点,还是需要很多照片。

 

        色影无忌:从单张照片来讲,画面的结构感是非常潜在的,而引人注意的是事物的状态?

        王轶庶:我是挺在乎画面的,每个角落都要考虑,并不全是拍的时候这样想,但挑选出来的照片,画面里的东西在照片里一定有理由。这里面有很多语言无法讨论的东西,内容是一部份,色块画面结构是另一部份,然后整体形成一种气息。

 


放在一起却鲜明的表现出“集体无意识”,这是很吊诡的一面


 

2004南京    王轶庶《归程》

 

        色影无忌:两张孩子的模糊的面,然后是落下的碎头发,紧接着血淋淋的挂肉眼睛圆睁……类似这样的照片组合,除了造成阅读时的紧张感以外,更多的考虑是什么?

        王轶庶:没有特别明确具体的考虑,把一些我认为有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了意义,但前提是单张从画面或表现上也能立稳。总体上还是感受在探路,包括我的感受,观者的感受。我要说的是,照片是有顺序的,但这个顺序并不是理性的,而感性的。


        色影无忌:你照片中的国人多数处于麻木状态,然而整个系列的基调却是感伤的,似乎你的个人情感在作品中表露得并不张扬?

        王轶庶:中国人从单个人来讲,每个人都是人精,聪明极了。放在一起却鲜明的表现出“集体无意识”,这是很吊诡的一面,而且在中国体现的更明显。不信你出国转一圈,注意下其它国家走在大街上行人的表情,再想想国内看到的。情感表露不张扬?“张扬”了,可能就没有“饱含”了吧。

 

 

我不太相信什么“新”事物


 

2009西藏那曲     王轶庶《归程》

 

        色影无忌:系列的最后一张,父亲看着孩子,孩子看着窗,也许是窗里拍照的你。这张照片放在结尾意图是什么?

        王轶庶:这张让我感到舒服,而且画面处理上把这种状态和场景表现的绝对一点,剥离了时间,我需要在这里停顿一下。


        色影无忌:“归程”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

        王轶庶:照片不必受困于词语,我完全可以换一个标题,视觉仍是第一位的。非要说的话,归程包含了回归和旅程两个意思,英文译法我选的是return,要是选go home就乱套了。我有点恋旧,迷恋一些过去的记忆和小物件,从高中时就怀念小学,工作后怀念大学,结果总是往回看,一点长远眼光都没有,呵呵。照片是念旧的重要道具,用快门切割时间然后存放起来。我不太相信什么“新”事物,所谓新,大多是老黄瓜刷绿漆,用一种新的壳。人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仍然依赖那些老的不能再老的法则,人的一生可能是衡量事物变化最小的参照物了,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老鼠的儿子依然会打洞。

 

我每次见到弗兰克本人,都不觉得他是个老人


 

2005 北京      王轶庶《归程》

 

        色影无忌:那张行人用报纸掩面经过天桥的照片,在形式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robert frank。这位老人对你的摄影影响有多大?

        王轶庶:哪张?我想了半天,是不是弗兰克有张早期纽约拿报纸的横图?立意和内容完全不同啊。我的确特别喜爱弗兰克,他是个真正的天才,而且有伟大的心灵又极端尊重自已的感受。这使得他能拍出伟大而诚实的照片,立意很高,表达的又很微妙。我每次见到弗兰克本人,都不觉得他是个老人,他的年龄好像停留在他的作品里了。不过说实话,在形式上,弗兰克对我的影响真不大,我是拍彩色的,要处理的问题弗兰克帮不了我。

 

艺术没有新旧,只有好坏

 

2006长沙   王轶庶《归程》

 

        色影无忌:大多数你拍到的瞬间都是被常人所忽略的,这样独到的观察从何时开始,又怎样逐渐形成的?

        王轶庶:这个真得是别人来说,我自已就是这么看东西,挑照片的。


        色影无忌:很多张照片里都有一群群匆忙的中国人,你在拍他们或回看这些照片时,是否有种距离感?你认为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处于什么位置?

        王轶庶:我也是无头苍蝇中的一员,只不过多带了个相机。


        色影无忌: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王轶庶:几天不拍手痒。


        色影无忌:对于接下来的拍摄,你有何新的想法或考虑?

        王轶庶:没有特别“新”的想法,艺术没有新旧,只有好坏。

 

 

        关于摄影师

        王轶庶


        1973年生,在西北长大的东北人,现居广州
        《南方周末》摄影记者

        展览
        2009 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现在的摄影》
        2009 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
        2006 美国纽约moca美术馆
        2005 美国旧金山摄影博览会
        2005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5 平遥国际摄影节,个展《吊诡大地》
        2004 武夷山国际摄影节
        2003 广州"中国人本"摄影展
        2003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2 美国旧金山五人摄影展
        (San Francisco City Hall)

        文献
        2002 一组作品在美国《B&W》杂志发表
        2005 《中国摄影》杂志 访谈

        收藏
        2004 广东美术馆
        2005 广东美术馆
        2007 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S.F.MOMA)

robe(1)
南方周末(16)
归程(2)
摄影师(1282)
摄影记者(35)
无忌访谈(75)
王轶庶(13)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