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特快专递

首页影像频道图集 > 《无题》|特快专递
2021-05-12
特快专递
黄斌
色影无忌
关键词seo相关内容

5/30

编辑点评:

Geethan:想用这张照片,来聊聊我们对一张照片的观看、评价过程。过程的每一步都会走向不同的思考结局,就像解谜游戏一样。

第一步,分为两个方向。

A:由于人眼最先会被画面中颜色鲜艳的部分吸引,于是视线被4个大脑袋吸引,继续观看;B:光线、构图都没啥特点,直接无感,不会再看。

如果上一步选了A,就有了第二步,

A:画面中间的摩托车,盖了一块布,张牙舞爪的样子,好像有一个人形,但又没有人,有点意思。

B:画面中间为啥有个摩托车?看着莫名其妙,不会再看。

如果上一步选了A,又有了第三步:

A:逻辑思维开始介入:画面的前景是一辆空车,中景是体现中国二三线城市、县市特色的风水面相、中医穴位的广告画布;后景是一些走过的人,但他们都没有露脸。

B:画面里还有一些人,但看着好乱,也都看不清脸,不知道啥意思,不会再看。

如果上一步还选了A,又有了第四步:

A:引入一些更远的联想和思考:露脸的是画,是四个中国人的形象,这种街景在国外不会有,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街头更不会有,具有限定性的文化意义。画面里的真人反而都看不清脸,左侧女生的身影甚至和画面上的脸交叠在一起,这是作者特意去捕捉的一种画面冲突吗?画面中央的“人形盖布”甚至挡住了画里人的眼睛,这个画面是否有深层次的象征含义?

B:没有什么思考,或者认为到这一步已属于过度解读,讨论和思考都是牵强附会,没有意义。

你看,这个事情多有意思,我觉得无论在哪一步,选择哪个方向,都无所谓对错,只不过区别就是,你能记住这张照片,或者明天就忘掉。

 

Leonqu: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情景,大马路上随处可见的画面。最初我很好奇编辑为什么选这张片子拿来评?不论是从内容还是片子的调子,给人感觉都不那么干净,但耐下心来看,这里集中了我尽可能忽略的生活现实:平常,庸俗,肮脏和迷信。它让我想起罗伯特·弗兰克那张著名的作品《游行——新泽西,霍博肯》。将这两张作品放在一起我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关联。好像当时罗伯特·弗兰克那本著名的《美国人》出版后得到的普遍恶评,因为画册中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美国,不带感情色彩,是真实记录与视觉元素的混合,与美国人心中理想的样子大相径庭。

也许我看待上面这种张照片时也带着和当时的美国人看待罗伯特·弗兰克作品时同样的厌恶和不适感。

罗伯特·弗兰克,《游行——新泽西,霍博肯》,1958

 

黄狮虎:乍一看,这是貌似是一幅街拍作品,但是问题在于,街拍作品需有思想性与吸引力。而纵观这幅作品,并没有可以吸引我、或者让我品读的地方。从视觉结构来说,作为画面主体的自行车较暗,毫无吸引力;中景的画像广告虽然吸引人,但却较为常见,并没有新奇点;而后景中女孩与老妇的对比,掩藏实在太深,相信对于大部分观者来说,应该已经没有耐心看到了……

 

  点击跳转《无忌评图|为作品说真话,让摄影不止于爱好!》,可参与投稿与评论。

 

3
朕知道了~
乡村(31)
生活(246)
街拍(263)
纪实(805)
色影无忌(6049)
评图(110)
摄影(5651)
作品(432)
批评(111)
交流(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