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的评图到这今天就结束了,我在这里再扯点题外话。现在不论做地铁还是公车,人们手中几乎是离不开手机。一个车厢放眼看去80%都在刷短视频。老人跟孩子对短视频的依赖程度比中青年更甚,个别人还会将扬声器开的很大,视频中不时传来刺耳的诡异笑声。
我们已经习惯刷短视频了,如果闲着的时候不看内心就会感到焦虑。我自己也喜欢刷,去享受别人提供的现成的、有娱乐性的信息。看多了就会发现背后都是以商业营销为目的。看这些内容的人彼此之间很少有互动,即便有也是为了给自己刷存在感,谈不上交流。当然,这与平台设定的规则有关系,这样才能将眼球效应最大化。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主动思考的机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越来越快餐化,抽象化,这是一个可预见的趋势。这真的是一个好的现象么?这种分化最终会带来什么?写到这儿,我眼前浮现出电影“黑客帝国”的即视感。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本期的精彩讨论。
泡菜 charles123:
人像是一个我还没接触过的领域,看了随风老师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首先是个比较笼统的,您能讲讲在一次人像摄影的过程中,是摄影师定了主题在找模特,还是找了模特再商量着来主题?服化道是谁来负责?您提到了业余模特/素人会让摄影师很累,这个累是什么地方,纠正体态/表情嘛?
其次我不是很理解人像的构图,大光圈(F2及以下)会把背景虚化的很厉害,这种情况下似乎只剩下色彩搭配和光影了?构图该在什么时候怎么用呢?
资深泡菜 随风过客:
对于人像初学者而言,最好先参加摄影组织搞的人像摄影活动,等有了活动组织经验和模特资源,再搞私拍。没有拍摄经验的素人,面对镜头容易紧张,摆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动作容易僵硬,需要有经验的摄影师进行现场辅导纠正,后期修图花的功夫也会多一些。
泡菜 摄影小三:
艺术作品当然是作者寄托和赋于情感,但观众不一定顺从或者猜想作者的意谓,而是自格领略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而作品传达信息这个过程并非仅仅是作者产生作用,而是观众的个人主观参与其中。
随风过客 作品
打个比方,我们欣赏音乐时引起的情绪反应可能每个人都不同,甚至可以与作曲家的初衷完全无关,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主题动机由三个长音符和一个短音符组成,节奏有点像敲门声,所以听众就比喻为命运的敲门声,从而本来是非标题的贝多芬第五交响乐被称为《命运》交响乐传世,事实上,喜欢运动的朋友把它当成打沙包的节奏声音也行,整部贝五可以伴随您打完一场沙包,并表达您打沙包的情绪,如果您在音乐界的影响力足够大,贝五传世便以《沙包交响乐》为名了。
大家非常熟悉的《月光》钢琴奏鸣曲也是,贝多芬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与月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是听众觉得第二乐章的氛围像是在月光下漫步,出版商就把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印成《月光》钢琴奏鸣曲了,您把它想像成喝多了在半醒半醉之间,搂着舞伴摇摇晃晃也行。
我看过一则关于个人艺术感受力的测试,题目是一个抽象图案,让测试者讲出看图时产生了什么感觉,没有标准答案,测试者讲出越多感受,得分越高。其实艺术也一样,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