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评图我们就上一期提出的“摄影作为一门语言”这个观点来深入探讨它的意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照片的历史》(格雷汉姆·克拉克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的这段话:
“照片既反映又创造一个关于世界的话语,虽然有时是被动地反映,但决不是一种中立的再现。
确实,我们可以指出,在每一个层面上,照片都包含了一个充盈的意识形态语境。既构造意义又反映作为权力和权威标志的意义的一种意识形态,以摄影自身的方式书写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文本中。
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系列既复杂又含混的文本来阅读,它不在世界的镜像而在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中,如黛安.阿勒丝所说的“无比诱人的视像之谜”。
摄影的图像包含了“摄影信息”,它是反映整体文化的符码、价值和信念的“意义实践”的一部分。例如,其真实感反映了我们与世界相处方式的表征——使用其他话语和其他观点的一系列另外的符码与文本、价值与等级的地点(与视像),因而是欺骗性的简单,迟钝的在场(thereness)。
照片远非一个“镜像”,而是最复杂最具问题性的再现形式之一。它的寻常掩盖了它作为一种再现手段的矛盾性和潜在困难。那么,阅读照片就是进人一系列被我们眼前图像的虚幻性所掩盖的关系。我们不仅要观看图像,还要把它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积极表达来阅读。就此而言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首先,我们要记住照片本身是摄影家的产物。它总是一个特定观点的反映,美学的、论辩的、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反映。人们决不会在任何被动的意义上“接受”一张照片。“接受”是种主动的行为。摄影家根据一种文化的话语强加、偷取、再造场聚/可被看的。
其次,我们根据照片编码的要件,构造和理解一个三维的世界。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参照主体内,与更宽广的历史的同时也是审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主体相关联。”
这里提出了一个角度,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理解摄影,就像计算机代码,摄影的语言也是可以被编辑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摄影可以作为主流的传播媒介被广泛的使用。成熟的摄影师有能力去反思他所看到的事物,并将它们有机的组织起来为表达自己的观点服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打破摄影模仿绘画的制肘,将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来思考。
我这里选了几幅比较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作品供大家参考。
第一幅是我在今年的photo上海拍到的刘香成先生的作品。画面中穿着军大衣的青年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开心地坐在故宫前。这幅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用纪实的手法概括性地构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复合概念。
第二幅是“三哥”的作品,反映的是深圳一座条件不错的小区附近,人们在公园中露营的情景。这让我想到马奈的《野餐》,用色彩、空间透视和人物间的互动构建了新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
这幅荷花是“花和尚鲁资深”比较有代表性的创作。使用的完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语言,结合摄影特有的光影特质表现出具有当代气息的传统意境之美。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这期作者geohuz1970的这幅作品,富有都市时尚的魅力镜像和疏离感,被都市的繁华和欲望所吸引,却又难以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