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原作展厅,品牌不断提升
全国影展:精心策展,情“境”交融
原作收藏展展览现场。张双双 摄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不仅是一项大型摄影活动,也是我国当代摄影事业发展的映射。从入展的作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聚焦※※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反映重大事件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成为本届国展的亮点。广大摄影人观照人民生活,回应时代精神诉求,展现出了摄影植根现实而去记录、洞察、思考的独特价值。纪录类“长期关注单元”鼓励摄影人对某一摄影题材深度挖掘、持续记录,也正因其操作难度大、系统性更强的特点,得到了全国摄影人的广泛关注,本届“长期关注单元”作品中,时间跨度达30年的组照比例高达35%。摄影人关注社会发展进程和民生变迁、用影像长期留存身边故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原作收藏展展览现场,观众认真观看展览作品。张双双 摄
本届全国影展首次在博物馆等级的空间内展示。作为承办城市,浙江台州临海市研精毕智,专门为本次展览改建搭台,提供了近5000平方米标准展陈空间和1000米以上的优质展线。策展团队对展出作品进行专业细分,遵循摄影展览规律,注重视觉呈现和文字打磨,强化图片编辑,在空间规划、视觉设计方面精益求精,根据环境使用不同类型专用灯光,打造大气简洁、立体多元的展览现场。据本届全国影展策展人张国田介绍,展览是时间和空间下行走的观看艺术,视觉语言的运用是本次展览的特色之一,强烈的色彩将展览划分出不同区域,力求打造最佳的观展节奏。展览中单幅照片尺幅较大,组照作品则注重节奏性和密集度,强化作品与作品间的互动。其中,组照图说不同于以往,展签用图录的方式进行编排,突出特色的同时注重完整性。
收藏级制作和原作形态展示的形式曾在第27届全国影展现场备受热议和好评,本届全国影展延续这一极具专业意义的制作和展出形式,并首次专门设置了原作展厅,集中呈现收藏级别标准的入展作品,每一幅作品的固定位置都有作者签名和本届全国影展的特制钢印。与纪录类作品展厅不同,原作展厅内灯光明亮,4种明丽色调避免了观众单调和机械式地观看,在布局、构成和观赏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图片原作收藏展展览现场。张双双 摄
在修长的展厅内,本届全国影展纪录类作品以单幅与组照对照的形式布置,强调其独特的叙事性和代入感。多媒体展厅用象征蔚蓝色大海的曼妙涌动光影营造氛围,契合台州市依山傍海的灵动风貌的同时,也能使观众进入一种安静的观影情绪。入展的20件作品名称、片头截屏张贴在墙面两侧,与之相对的,是循环滚动播放作品的两个沉浸式展厅,观者可在其中安静地享受高清投影带来的温情与感动。拾阶而上,博物馆二层展厅内外展出的是本届全国影展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作品。室内作品灯光点缀,室外作品在自然光下熠熠生辉,艺术性和创意性被精准诠释。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指出,全国影展用“无言似有言,无声胜有声”的照片体现出记录历史、讴歌人民的作用,作品中的“一个家族”“一节车厢”勾起我们满满的回忆,这样的艺术呈现润物无声又具有温度,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纪录类组照作品令她印象深刻,整个展厅内随处可见策展团队的用心巧思,特殊的光影设计和层次感丰富的作品排列,为观众搭建了具有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的历史文化长廊。她希望以第28届全国影展为新起点,今后每一届全国影展都能更具品味与特色,这会是全国影展品牌的新提升。
观众认真观看原作收藏展展览作品。 张双双 摄
首次入展、跟踪拍摄报道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摄影师王飞激动地说,纪录类作品让他看到了摄影师的镜头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与人民的同心共情。自己的作品能在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中有一席之地十分不易,在场与众多同行前辈的作品同场展示,更令他倍感骄傲,获益匪浅。他认为,既表情又达意、有深层内涵的纪录类影像,能引起人们的凝视和思考,今后他还将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纪录类组照入展作者陈英亚从浙江丽水赶到展览现场,他的作品《华侨华人新生代》以“新生代”为切入点,以环境肖像来体现华侨华人新生代不凡的精彩人生。虽然时间紧张,陈英亚还是快速浏览了展览,并用手机记录了值得“取经”的作品,因为“不想错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