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图做到第8期发现这个事情要持续做下去内容需要更严谨也要更具体。
我想接下来每期开头部分,集中一个话题与大家讨论。讲一些我在创作中感悟到的“内功心法”给大家。
这期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美。大家对什么是“好看”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把美作为一个客观事实来认识,它就不再是感官层面的东西而是一个哲学命题。我曾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邓晓芒教授写的一篇文章《静穆的哀伤》对什么是美给出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论述,我这里截取一段与大家分享:
从哲学上说,美不可能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否则就可以用物理化学或者其他科学来作出定量检测了;离开美感,美什么都不是。美的本质必须从美感中寻找。经过对自己的美感反复的内省,我最初想到的美的本质定义是:美肯定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寄托在一个对象上,又从对象上再感到的情感,所以美就是一种共鸣的情感,或“对情感的情感”。
邓晓芒教授是研究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专家。康德是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他从纯理性的角度推导出了美的真实性,用哲学的术语叫“反思性判断力”。康德的书语言晦涩,逻辑性极强,普通人很难消化。邓晓芒教授在对康德哲学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美是源于情感的。对美的感知是人类独有的。”
回到摄影创作,带着情感去拍更容易拍出美的作品。大家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内心是否充满对拍摄对象的情感会直接影响拍摄的结果。这种感情可以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感受到的,也可以是源自我们内心的。如果我们能清晰的知道我们是带着何种感情去拍(欣赏,崇敬,喜爱,爱怜,欣喜,悲伤……)出来的结果会更出彩。
快门就像一个情感的阀门,通过它我们可以将情感注入到作品中。
泡菜批评精选
作者:@无为不言
新手看作品想得少说得多;高手看作品想得多,说得少或者沉默。
新手多贬,高手多褒。新手看好作品找不如自己的地方;高手看普通作品找好的地方。
新手遇到意见不同者,乐于洋洋洒洒若干文字说服、辩倒对方;高手遇到意见不同者,会判断对方的量级,确定不会在交流中有所收获,便保持沉默。
新手对摄影门类喜欢厚此薄彼;高手觉得如果您能拍得好,什么门类都挺好。
新手看作品关注作者的设备、参数;高手看作品关注作者的思考方式。
新手拍不好片会怨天由人;高手拍不好片认为自己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出自己的问题,在下一次改进。
新手把幼稚、不成熟的作品当个性;高手知道个性只能在你具备对应的实力后才能获得。
新手用附加的文字帮自己作品说话;高手让作品自己说话。
新手喜欢名家的成名作当标尺要求别人;高手知道名作是作者本人都无法复制的。
新手乐于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玩摄影,求羡慕尊敬;高手只对有交流价值的人谈及摄影,放下相机,就做普普通通的人。
新手易傲,因为眼中都是平凡人;高手谦恭,因为拍得越好,便越能遇到山外之山,越发知道自己离顶尚远。
新手往往认不出高手,因为很多成长的体验没有经历;高手很容易认出新手,因为新手的各个阶段他都经历过。
新手相信只要刻苦,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家;高手知道的真相是,摄影家都是注定的,天份决定你能到达的最高度,后天努力决定你接近这个高度的距离。”
▲ 《熏陶》作者:松峤
点评泡菜:@海军山
图有明暗两线。明线是这一场观看表演的“活动现场”,暗线是摄影师的“表达欲望”,也就是主题。
一般来说,双线往一个方向走时,该图也最具说服力,若是方向相反,彼此干扰的话,那么观赏者读图的效果必打折扣。
原图“熏陶”为主题,若是图片现场的观众不被相机拍照所干扰,倒是符合这个主题。但现在观图者看不到这个主题效果,或者说不太认可,效果必打折扣,那么如何调整?
有两种方式可供参考:1、重新取一个妥贴的主题,能容纳现场所有元素进去;2、裁图直至与主题相适应。
“熏陶”的主题不妥贴,便取一个“好奇、诱惑、表现各异……”等主题都可以。另外,就该图而言,最符合原作“熏陶”主题的裁图,个人以为是这样的。
海军山裁切后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