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自然风光摄影教学 美西实战案例

自然风光摄影教学 美西实战案例

色影无忌
李晨
捷尔任斯基
2018-05-09

 

首先,这不是一篇深奥的教学文章——它几乎不会涉及非常具体的技术的层面。

 

很多人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会着重将精力放在抠细节上,但往往过分地在技术上进行强化会令人进入循规蹈矩的怪圈。当然这并不是说基本功力不重要,只是想提醒大家意识到应当去question一下:当你观察眼前的景象时,难道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细节吗?恐怕有的时候并非如此。一个场景之所以吸引你驻足拍摄,一定是那里有宏观的兴趣点或者引人注目的动态,当你首先注意到、考虑到的是这些时,你所拍摄的照片中也许就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更多的内容。

 

这篇教程是我从美国西部行摄归来时所作,携带了佳能EOS 5D Mark Ⅳ机身、EF 24-70mm F2.8L II USM镜头、EF 70-200mm F4L IS USM镜头、EF 16-35mm F4L USM镜头,总的来说整体器材能够达到我想要的画质水平,同时广角和长焦两支镜头都选用了F4级别,非常轻量化,便于携带。

 

具体的摄影教学,通过以下举例来说。

 

拓宽特写的定义

 

 

多数影友首先想到的问题往往是:我应该配置一支长焦镜头,或者至少是中长焦段的镜头来确保可以在远距离拍到它们。

 

从技术上讲,这固然无错。但当你下意识地先将目标直接与设备基础进行关联时,说明你首先已经忽略了主题和内容的优先级。上图是于圣莫妮卡使用EF 24-70mm F2.8L Ⅱ USM镜头拍摄,这支镜头绝算不上是长焦镜头,而这张照片也绝算不上是标准的动物特写,但图片本身是否因为没有迎合传统观念中的这些硬指标而缺乏内容呢?显然不,海鸥的位置在标准反向三点式构图的位置略微有所偏上,大面积的蓝天留白为海鸥的飞行姿态提供了空间上的规模感和自由感,而海鸥摆头的角度和展翅姿态均交代得足够明确,亦不失特写感。

 

在拍摄动物时,其行动(栖息)环境、动物本身与环境的互动形式,将这些内容表现在照片中,有时会比一张精致而清晰的特写要更值得阅读。

 

拍摄为人熟知的景观的另一面

 

 

去到一些人气极旺、知名度极高的景点时,我们往往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应该尽量避免过多地拍摄那种“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景点名称后会被找到的景观肖像”——根本不需要你再来增添这种随处可见、已经被印在每个普通人脑中的照片。

 

以大峡谷为例,一个广阔的视角固然可以展现景观规模,但要命的是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干。如何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呢?你要花一些时间寻找机位并找到一个兴趣点。比如,人人都愿意无限大地展现大峡谷的宽广,而你是否会注意到某个细微的局部呢?一个大峡谷很小局部的照片,也可以将其地质结构展现出来,甚至展现得更加细致。

 

共 4 页<<<1234>>>
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