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时光回眸 聚力成塔《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开幕

时光回眸 聚力成塔《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开幕

色影无忌
综合
黄斌
2022-06-14

6月11日,随着北京民族文化宫展馆大门的徐徐拉开,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西城区长城摄影协会、北京麒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正式开展,300座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塔以摄影作品的形式一同走进公众视线。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摄影展的主创人杨晓利希望以此为契机,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并保护以古塔为代表的古建筑遗产,传承中华文脉,真正实现“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的主题意义。

据悉,《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从2019年开始策划,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立项为“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又历时两年筹备才开展,并邀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七届副主席朱宪民、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琴、中国摄影出版社高扬、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牛进、北京市西城区长城摄影协会主席宋厚芳、北京建筑大学教师穆雨晴等业内专家、领导参会观展。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极大发展,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文物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标识要素,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主创人杨晓利便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古塔、保护古塔、了解古塔,杨晓利率领的古塔摄影团队从1987年开始关注和拍摄中国古塔,在35年的艰苦寻找和拍摄过程中,他们详尽的记录了3000余座古塔的海拔坐标、艺术风格、建造含义、历史背景,并用摄影的方式艺术性的呈现出古塔的风貌。此次展出的作品,便是其中具有千年历史、且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古塔300座。

云南-崇圣寺三塔(五代)-杨晓利摄影

云南-崇圣寺三塔(五代)-杨晓利摄影

内蒙古-大明塔(辽)-杨晓利摄影

内蒙古-大明塔(辽)-杨晓利摄影

甘肃-锁阳城塔(隋、唐)-杨晓利摄影

甘肃-锁阳城塔(隋、唐)-杨晓利摄影

在这些古塔中,有在建筑形式、结构和装饰等方面融入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古塔;有以西安为起点,至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沿途的重要古塔,串联起了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的地理和人文风貌;有具有文物性质、精美绝伦的供奉塔、有体现古代雕刻工匠深厚艺术修养的造像塔、还有颇具美学特征与研究价值的浮雕塔;更有以独特的风格造型和建造技艺在中国古塔类型里独树一帜的辽塔。

“每座古塔都身披着历史的风尘,像一位智者穿越千年时光而来,只为给我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所以拍摄古塔就成了我的使命,但是在《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这个项目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肯定后,我越发觉得守护古塔是我的责任。”杨晓利表示,中国古塔涵盖着中国古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但很多古塔都在深山密林中,沙漠荒野里,鲜为人知,所以保护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此,杨晓利在此次《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展区。这个展区的古塔没有精美的装裱、也缺乏光影的修饰,仅是简单地、层层叠叠地铺满了一面墙,但是所呈现出效果却令人震撼——那全部都是残损、倒塌、快要消失亟需保护的古塔建筑。特别是一座残塔的塔基上还印着“人人保护” 的标语,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呼救。

那么拍摄古塔的意义在哪里?如何借助古建筑摄影的方式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拍摄时在还原历史样貌和艺术化呈现之间如何平衡和取舍?在《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的现场,与会专家就以上议题举行了研讨会。朱宪民指出,过去摄影注重技巧,现在则注重观念,有保护古建筑的愿景,才能拍摄出有感染力的作品,引发参观者的共鸣。而解海龙则强调,摄影人是面向社会的一双眼,作为国内首次最大规模展出“中国千年古塔”的影像记录,正是因为主创团队见证了这些古塔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才会有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古塔的能量。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给国家的文保工作提供帮助,为古塔修复做出贡献。”杨晓利表示,古建筑修复需要大量详尽的资料,这也是他详细标记每座古塔各类信息最根本的出发点,他希望后代谈到古塔,不仅能看到图片和文字,还有踏踏实实矗立着的实物,只有前人聚力古塔保护,后人才能欣赏凝结在塔尖的那一抹风光。“我会一直拍摄古塔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杨晓利说道。

中国(412)
古塔(1)
古建筑(29)
遗产(2)
文物(7)
保护(8)
摄影展(581)
杨晓利(1)
1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