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曾璜: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曾璜: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色影无忌
Geethan
Geethan
2022-04-21

无忌影像编辑丨Geethan

这期无忌专访,我们聊聊摄影收藏。

这篇文章,希望可以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人可以去从事摄影收藏的职业?本文01部分会对访谈嘉宾曾璜的个人经历做出关键的梳理。影像从业者建议阅读此部分内容。

2,对摄影有一些“天线“的爱好者,如何开始自己的摄影收藏之路?如何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这些具体的问题将在本文02部分得到解答。收藏爱好者可直接阅读此部分内容。

温馨提示:本文共1.4万字,阅读需要35分钟。全是干货,可能比刷100个视频要管用。

曾璜

北京博物馆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增强传播院校能力建设※※※※”学者

影易时代艺术总监

曾在新华社工作32年

▲ 2019年,曾璜参与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影像艺术品拍卖公司——影易拍卖“首拍”的预展现场。刘洋摄

▲ 2019年,曾璜参与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影像艺术品拍卖公司——影易拍卖“首拍”的预展现场。刘洋摄

对话Interview

主持人(G)_Geethan    访谈嘉宾(Z)_曾璜


- 01 -

“做一个会观察,会思考,还能谋生的摄影人。”

曾璜职业大事记:

1,1973年开始接触摄影,1985年进入新华社工作;

2,1987-1992年,赴美学习传播摄影;

3,1995年创建新华社第一个图片供稿网站:中国特稿社图片网;

4,2001年,参与创办平遥国际摄影节;

5,2006年参与创建中国第一个影像艺术品拍卖平台“华辰影像”;

7,为中国第一本采拍自国际热点的个人战地摄影集《波黑人:战火浮生》(1995),唯一的《图片编辑手册》(2004),第一本《影像艺术品投资指南》(2017)和《摄影180年在中国》(2019)的主创人员之一。

8,职业目标致力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找寻、挖掘和研究,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的构建。

曾璜的经历乍一看很复杂,其实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1,先做摄影师和编辑,利用最早回国的摄影人的先机和知识储备,在新华社这个绝佳的资源平台上培养对图片价值的感知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2,转向运营和策展,经营对外图片社,积累大量的行业人脉。

3,最后落到摄影收藏,将能力和人脉变现。只不过,在新华社几百位摄影从业者中,为什么曾璜走了这么一条独特的路?

G:曾老师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无忌专访。我们照例从您的童年成长环境说起。您成长于一个怎样的家庭?

Z:我的父母均出自厦门的大家族。曾外公黄瀚,曾参与创办厦门最早的商业学校,留有《禾山诗抄》,至今仍为厦门地方史的闻人。他生了10多个孩子,外公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留日后回国执业的律师。

我生长在福州和厦门,这是两个在鸦片战争中被外国人的船坚炮利强迫打开的城市,社会比较开放,较早接触西方文化。我的家族至今在厦门还保有多个独门独院的老宅子,有点海外关系,条件比较富裕。

生于富家的父母,大学期间在福州和厦门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后北上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学法律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任职。当时他们单位买下了三坊七巷里林则徐二子林聪彝的老宅,我的童年时光就在这里度过。院子里有花园,小桥流水人家。

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家庭老照片,母亲与兄弟姐妹的合影,约拍摄于1940年左右。前排中为母亲黄若美,后排中是摄影启蒙老师、表舅林维添。

▲ 家庭老照片,母亲与兄弟姐妹的合影,约拍摄于1940年左右。前排中为母亲黄若美,后排中是摄影启蒙老师、表舅林维添。

我是1957年生人,正赶上父亲被打成右派,后下放农村。印象很深,母亲送14岁的我去县城读书,寄宿生的宿舍是一间能住下四、五十个孩子的大屋子。母亲将两床小棉被放在仅有的靠门口的空铺位上,对我说:“这张小床以后就是你的家了”,那是1971年初冬。

我就这样离开了家,自己一个人在外独立生活,再也没有回到父母身边。中学毕业后去插队,从农村考学来了北方,后辗转去到新华社。

客观来说,我的家庭确实受到一些时局的苦,但经济上一直受到外公家的帮衬,他二战后去了台湾执业,每月通过东南亚的亲戚转给母亲“养孙子的补贴”,记得是100港币,我在生活上倒也没受什么苦。改革开放后,也是母亲用外公留下的全部遗产,将我们姐弟全都送往美国读书。

G:您大学是在南开学的物理,毕业后在中国国家计量院工作了两年多,直到28岁,转行去新华社做了摄影记者。说说摄影这条线的发生吧。

Z:为什么学拍照?六、七十年代,每个年轻人都要学个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手段。比如我有两个表妹,一个拉大提琴,一个练小提琴,改革开放后都成了职业的音乐家。

中学时候,我回到厦门过暑假。当时我的表舅在百货公司的五金器材店里卖相机。厦门有一家感光厂,会处理胶卷相纸边角料,在当地的照相器材店卖。一个胶卷正常价格两、叁块钱,但“处理的”就卖三五毛钱,这就给了我们条件学习摄影。

父母觉得,以后哪怕去了工厂农村,也可以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会摄影就可以到办公室工作。

后来怎么去了新华社摄影部?这事也有意思。我一直感激大罗(罗更前,曾任中摄协副主席),他是我在南开大学篮球队的球友。当时他们正筹备出版英文的新闻周刊,在招懂外语的、愿意从事摄影工作的年轻人,是大罗推荐我调入了新华社。

G:新华社能够为一个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独特的机会?

Z:在新华社从事摄影工作的有三类人:第一类是转业军人,第二类是京城的※※※※,第三类就是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

在80年代,摄影可以说是最好的工作:它是文明的象征、先进的象征,是技术的象征、艺术的象征,又同时是财富的象征。当时社会上一大批老司局干部的子弟,都是做摄影的。我当时一个月工资56块钱,但我手上的两台机器价值1万块,等于我200个月的工资。社里用的也全是进口胶卷,一个胶卷30块钱。当年,成为职业摄影师,都是国家用钱给堆出来的。

2017年退休时,在单位安排的“告别演讲”中我说:在新华社工作,进大会堂几年了解中国政治;驻国外几年了解国与国的关系;上一次战场、拍一次奥运。然后想干嘛可以干嘛去,因为这些都是在其他工作所无法企及的经验。有想法了,也利用新华社平台将人脉先建立好后再走。

说回来,即便摄影是很好的职业,但当时的新华社内部,摄影人只能算是“三等公民”,第一等的人是负责对国内时政报道的文字;第二等是像水均益这样的国际报道记者,可以出国;第三等才是拍照片的,摄影人无论在国内的体制下,还是在新华社的小范围内,发展的空间都小。我们这批就是喜欢摄影,一辈子也这么走过来了。

G:后来您在美国学习摄影,您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什么?

Z: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出国学习的人,我像“瘦田能吸水”(闽南俗语)那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修新闻摄影学位的我,却全校串课,任何与摄影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我都争取去听。

▲ 1987 曾璜在美国雪城大学的自拍像,做曝光实验。

▲ 1987 曾璜在美国雪城大学的自拍像,做曝光实验。

在雪城学习期间,观念上最大的收获是问了两位教授的问题。我问艺术学院的玛利亚教授(著有《改变摄影的100个观念》《摄影:一部文化史》),如何看待传播学院的摄影教育?她说:“他们不教学生如何观看(see)“;

我也问我的研究生导师,如何看待艺术学院的摄影教育?他说:“他们不教学生如何谋生”(make a living)。

这两个回答影响着了我一生:做一个会观察,会思考,还能谋生的摄影人。

还有我就读的学校,有美国军方最高级别的摄影师培训项目,所有的学员均为现役军人,通过考试后,来雪城读一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军队,很多学生毕业后真的就是去做了战地记者。

我问我的导师Sutherland 教授,美军方为什么每年花费这上百万的钱来培养摄影师?他说:“为了从国会申请到钱”。这个回答让我重新认识到摄影作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 1994年2月,曾璜在波黑前线帕莱采访时冲洗胶卷。左上为当时新华社最先进的卫星电话,可传真照片。 江亚平摄

▲ 1994年2月,曾璜在波黑前线帕莱采访时冲洗胶卷。左上为当时新华社最先进的卫星电话,可传真照片。 江亚平摄

▲ 曾璜作品《白发祭黑发》,1994 。一位老妇在萨拉热窝泽特拉体育场为死于前南战火的晚辈扫墓。这里是1984年冬奥会的主会场。

▲ 曾璜作品《白发祭黑发》,1994 。一位老妇在萨拉热窝泽特拉体育场为死于前南战火的晚辈扫墓。这里是1984年冬奥会的主会场。

G:您最近去国际关系学院做讲座,提到在美国学到的“图片故事八条标准”:一组纪实图片故事,要有大场景、中景、近景、人物肖像,要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要有这个人是如何谋生的表现,要有一张照片作为opening(开篇),一张作为ending(收尾)。后来您把这个标准引入了国内,编入《图片编辑手册》,为很多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了重要的拍摄逻辑。

Z:我知道你是2012年大学毕业的,你应该赶上了市场化媒体最火的时候,比如新京报的摄影报道。当时摄影报道做得最好的几家媒体做图片编辑手册,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都将这个标准写了进去。

我去美国读书前,在中国也有“专业摄影记者”的背景,但我们很多地方,还不如人家高中生的摄影水平。“八条标准”在人家那里是最低标准,但到了国内却成为很多摄影师的最高标准。在我入行的1985年之前,国内都是师父带徒弟的摄影教育,没有任何学院提供摄影教育。

▲ 曾璜主编的《图片编辑手册》,自2004年以来,已出版了第四版,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图片编辑工具书。

▲ 曾璜主编的《图片编辑手册》,自2004年以来,已出版了第四版,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图片编辑工具书。

国内摄影人很崇拜荷赛,荷赛的评选分类有八类(近年来,荷赛的类别和评选有较大的变化),但是美国的新闻摄影比赛(POY)有30类之多,上学时每一类我们都要学。结业时,老师用独特的机制给学生打分,这个打分机制我也带回了国内。直到今天,我也会用这个机制来评价一幅作品是否值得收藏。

G:这一部分我们稍后再谈(本文02部分)。我很想知道,您当时在国外是否获得过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什么选择回国?

Z:那时去国的多想留在国外,一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态。去年有人在网络上说我“像陈丹青一样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回国的,其实不是。

▲ 1988年,曾璜在雪城大学学习时的住处。

▲ 1988年,曾璜在雪城大学学习时的住处。

我从雪城毕业后去混纽约,在纽约从事的都是专业摄影的工作,最好的机会是台湾房地产商邀请我作为技术股在华人社区开连锁的一小时冲洗店,也曾获得海外最大华人报纸《※※※※》的就业机会,周边玩的朋友多是纽约知名的大陆学人,不少后来都成为了旅美商学会的著名企业家,也还算混得不错了。

几位玩伴,如王昆大公子周七月和后成为联想高管的司伊建等,放弃旅美身份回大陆发展,对我影响很大。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看到还是国内的机会大,也放弃了旅美身份归国。

▲ 1992年3月中旬,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陈淑芬(右)等人到首都机场迎接回国工作的曾璜。谢丰泉摄

▲ 1992年3月中旬,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陈淑芬(右)等人到首都机场迎接回国工作的曾璜。谢丰泉摄

G:回国后两个月,您拍摄了北京王府井麦当劳的开业,其中一幅作品被美国《新闻周刊》在1997年2月邓小平去世的封面报道中,用于打头页(Opening Page)来展示中国从毛时代走向邓时代的转变。

Z:2000多个人排着队,为吃一口麦当劳,能想象吗?我那天拍了5个彩色正片卷,2个黑白卷,光胶卷成本一天就花了1000块钱,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我那天拍的照片,通过新华社摄影部的发稿途径给了世界很多知名的图片社和通讯社,如Gamma、Sipa, Sygma、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发稿量有60多张,相当于新华社当年中级职称摄影记者一年的发稿量要求。

▲ 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麦当劳开业盛况。

▲ 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麦当劳开业盛况。

NEWSWEEK(新闻周刊)采用其中一张半页大的照片,新华社拿到了200美元稿费,仅一张照片的稿费就cover掉了当时的所有拍摄成本。如果考虑到这批照片自1992年到现在30年被采用的收入,以及今后永远的经济回报,这就是20世纪图片市场最好的运营模式。

一个人对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拥有清晰的认识,就会知道麦当劳开业这件事,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标志,在距离中国政治中心的天安门仅一里路的地方开业了北京第一家麦当劳,象征着中国对西方的重新开放。

很多时候,当你按下快门,并不会知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但知识不压身,信息不压身。你掌握的知识越多,你的作品就会越有生命力,越有价值。

G:您曾在给《中国摄影》撰写的文章中提到,回国后的那个时期,您从宣传摄影转向了报道摄影的拍摄。

Z:先要厘清一个重要概念:宣传摄影与报道摄影同属于传播摄影中不同的类别。但报道摄影中不少也是宣传摄影,宣传摄影中不少也可归到报道摄影中去。影像本身多没有类别,常常是添加了文字后,赋于了其类别的属性。

不过,拍宣传照片,不是我强项。一位老图片编辑看我的照片,不仅感慨地评论:“曾璜,你是真不会摆呀!”

▲ 在曾璜的作品中,不乏记录下改革开放中社会百态。在人人都拍照的今天,看看1985年在无锡鼋头渚拍摄的《瞧这一家子》,记录下花几元钱买个胶卷,租台相机就立等可取的照相,别有一番滋味。

▲ 在曾璜的作品中,不乏记录下改革开放中社会百态。在人人都拍照的今天,看看1985年在无锡鼋头渚拍摄的《瞧这一家子》,记录下花几元钱买个胶卷,租台相机就立等可取的照相,别有一番滋味。

同事中有几百位摄影高手,特别是拥有众多拍宣传片的高手,中国不会因多一名拍宣传片的人而增加什么。那我不妨就拍拍其他摄影师很少涉及的题材,比如大邱庄民企、地下摇滚、画家西村东村,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离家的孩子、计划生育国策、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中国儿童和异己分子。

为此,我没少被“逮”进派出所。新华社的红本本还管点用,让我在拍摄这些非主流、边缘化、甚至被限制报道的社会冰点时,没受过皮肉之苦。作为新华社的记者,我们有不说的地方,但我们不会乱说。

相比之下,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近几年※※※政权以来,常常都在捕风捉影地发表歪说,尤其最近对疫灾和俄乌之战的报道,甚至不惜造谣惑众。这点与30年前我在美国接受的学院新闻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 曾璜代表作《计划生育 - 结扎手术》,1997年。入选《摄影:一部文化史》。

▲ 曾璜代表作《计划生育 - 结扎手术》,1997年。入选《摄影:一部文化史》。

▲ 曾璜代表作《被拐卖的女人》,2004年。28岁的云南姑娘QLY被表妹卖了两次,一次四川,一次河南,为两个丈夫生了三个孩子。

▲ 曾璜代表作《被拐卖的女人》,2004年。28岁的云南姑娘QLY被表妹卖了两次,一次四川,一次河南,为两个丈夫生了三个孩子。

从1995年开始,我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拍了22年的照片,从非常贫困时期的中国农村,一直拍到脱贫。我去过很多农村,拍到过很多现实而珍贵的画面,是当时的政策语境下无法发表的照片。这些照片对中国历史是非常珍贵的一手影像史料,我以为应该捐给国家的文博机构来收藏。

这些照片在拍摄后的二十多年里,不断被国内外的媒体反复地采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巨变,这些照片将会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历史价值,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影像文化资产。

▲ 1995年至2017年间,曾璜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派,前往中国几十个贫困地区拍摄。 马桂花摄

▲ 1995年至2017年间,曾璜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派,前往中国几十个贫困地区拍摄。 马桂花摄

▲ 1995年,曾璜为联合国儿基会在甘肃贫困地区拍摄。钱彤摄

▲ 1995年,曾璜为联合国儿基会在甘肃贫困地区拍摄。钱彤摄

我们这代人里,新华社的摄影记者有两三百人,中新社有三五十人,人民日报有十来个人,中青报十来个人,全国还有画报系统的几千人,地方报社数千摄影师,可惜很多摄影师都错过了记录下中国社会巨变的拍摄机会。

G:原因是什么?

Z:对摄影的认知。这代摄影师中,不少人是把摄影当作一个职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

我在1973年就学过拍照片了,却没为自己拍过一张知青照片。直到2010年前后,拍摄“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时,才回到了生活过5年的村子拍下了第一张照片,当年的知青点早已物是人非了。那时不懂“不让历史留下空白”呀。直到去国归来,才将摄影作为“一辈子要做成的一件事”。

G:聊聊您之后转去中国特稿社做图库的经历吧。目前图库这个市场,视觉中国是国内的老大,在新闻、广告两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图片体量;新华社现在也有自己的平台(https://qianyue_xinhua-news_cn)可以申请成为签约摄影师。

如今每个新闻现场的亲临者,都有可能拍下一张登上新华社头版的新闻照片,新闻照片产生、采集的模式已经发生深刻转变。但是在90年代,您就开始做中国特稿社这件事,可以说是十分超前了。

Z:因我在国外的经历,对国外的体系和业态比较了解,遇到好的稿子,常常会利用我在美国建立起的关系,主动与西方主流媒体联系,比如给《※※※※》的图片总监写信推荐稿件,与当时国际上最好的报道图片社之一的Sygma签代理协议,慢慢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将国内几百位摄影师的图片推向国际市场。

那短短几年,几乎所有的国际主流通讯社和杂志都采用过我发的稿件,比如我编发的照片在1998年入选了德国《明星》和美国《新闻周刊》的年度照片。

▲ 曾璜代表作《香港最后的英军》,在1997年7月1日前几分钟,最后几位英军撤离香港英军驻地。

▲ 曾璜代表作《香港最后的英军》,在1997年7月1日前几分钟,最后几位英军撤离香港英军驻地。

最特殊的案例是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阅兵,我不仅争取到天安门现场采访证,还与新华社军分社合作,主打拍摄导弹部队,也就是二炮,现在的火箭军部队。

国庆假期,我独自一人呆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用电话线向巴黎传了三天的照片,因为电邮一张长边为2400像素的彩色照片,现在可能就是几秒钟的事,那时需要耗时15分钟。这批照片占据了Sygma销售网站头版头条的位置达七天之久。

中国特稿社图片网站后因社里整合资源,关闭了。我特别遗憾是没利用我掌握的知识和资源,为新华社做出一个图片类的上市公司。这事视觉中国做成了,他们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图片公司之一,5万元起家,最近的市值大约200个亿。

不过新华社利用了中国特稿社网址的名义,申请下了一大笔国传外宣资金,转做了新华社的新媒体中心。我开玩笑地说,也算没白干,帮助新华社套了一大笔钱。

▲ 曾璜代表作《西什库教堂重新开放》,1985年。西什库教堂在关闭了27年后重新开放,反映着天主教在大陆的生态。

▲ 曾璜代表作《西什库教堂重新开放》,1985年。西什库教堂在关闭了27年后重新开放,反映着天主教在大陆的生态。

G:虽然是一段失败的经历,但您和国外很多摄影节、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从这段经历中开始的。这为您下一步进入影像艺术市场奠定了基础。

Z:对。2003年是法国的中法文化年,世界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要做中国的摄影。摄影节的艺术总监弗朗索瓦.赫贝尔(François Hebel)是我的“老东家”,90年代他任马格兰欧洲总经理时,我在纽约马格兰实习。后他转任Corbis欧洲总经理后,又是我们中国特稿社的全球总代理。

赫贝尔找到我,希望我帮助他将侯波、徐肖冰的红色影像带去阿尔勒,策划成当年阿尔勒中国主题展中的核心展。这次,我承担了推荐影像、寻找暗房技师、监制出博物馆收藏级别的展品的任务,还协调法国电视五台拍摄制作两位老人的记录片,在摄影节的开幕式上放映。

赫贝尔从我的推荐6位摄影师里,挑选了4位摄影家的作品前往阿尔勒参展。在摄影节上,就有国际的藏家提出要收藏他们的作品了。国外大型摄影节,最重要的闭环就是藏家的购买收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国内的平遥和大理等摄影节也都想做,但一直没做起来,还不可能通过自己造血的功能,完成一个商业闭环。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去上海?上海艺博会也是这样的模式。

- 02 -

“看过拍卖预展上的作品,才知道什么叫影像艺术品。”

G:终于聊到收藏了。您为什么去做摄影拍卖?

Z:我这人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而且我不太在意经济回报,我觉得这件事是该做的,是社会需要的,我就会去试试。

上个世纪末,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品很火,不少作品拍卖出了高价,其中包括了部分采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对传统的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是摄影市场一线的实践者,在2001年参与了平遥国际摄影节的创办,2003年去了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对摄影收藏有了一些了解。2006年春,一位老朋友偶然了解到我们的企划,将我们介绍给了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元老人物甘学军。他创办的华辰拍卖正在找寻新的热点,马上决定投资构建影像艺术品拍卖平台。

那时国内拍卖行的人不知道摄影艺术品是怎么回事,传统摄影界的人不知道艺术品拍卖是怎么回事。甘学军认为:“摄影拍卖,国外有,国内也一定会有。现在资源条件都有,试一把。”

经过3个月的筹备,中国影像艺术品第一拍于2006年11月23日在北京王府饭店举槌。

如果将这第一本摄影拍卖图录,与2019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专门经营影像艺术品的影易拍卖第一拍比较,就是中国摄影收藏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可以做一篇论文,到世界上任何学校拿个硕士学位了。

▲ 2006年11月23日,曾璜参与策划的中国首场影像艺术品拍卖会在王府饭店举槌。300个座位的大宴会厅座无虚席。

▲ 2006年11月23日,曾璜参与策划的中国首场影像艺术品拍卖会在王府饭店举槌。300个座位的大宴会厅座无虚席。

做摄影拍卖是2006年,参与创办的还有几个人,有石志民(石少华之子)、鲍昆,闻丹青、仝冰雪等。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很火,我们都觉得影像艺术品拍卖这事在中国可做,慢慢地也做起来了,至今也15年了。

目前中国影像拍卖行业里有一个小圈子,在拍卖预展现场可看到这批人,最好的专家学者都会来看预展,聚在一起聊聊收藏,聊聊摄影艺术。

在中国影像艺术品拍卖上,国外的大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等,不如我们国内做得好,我有这个底气。

三月底国外有一家拍卖行上拍了6张照片,他们说是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故宫时的照片。我们一看,是1918年在故宫举办庆祝一战胜利时的照片。而且这样用宽幅相机拍摄的,应该是在北京开Camera Craft照相馆的詹布鲁恩。

前不久国外一家拍卖行,上拍一张中国题材的银版,仝冰雪等国内影像收藏界的大佬,仅通过拍卖行的介绍,就反证出照片是“伪造”的。

现在对中国照片的考证、诠释和定价权,已经渐渐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就好像对中国书画考证、诠释和定价,还是在中国的大拍卖行手上。

▲ 2016年,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曾璜为法国驻华大使介绍19世纪来华的法国摄影家作品。周献国摄

▲ 2016年,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曾璜为法国驻华大使介绍19世纪来华的法国摄影家作品。周献国摄

G:您之前寄给我的几本近两年影易拍卖的图录,我发现其中都是历史影像、纪实影像,为什么没有当代影像?

Z:的确很有意思,绝大多数当代影像上不了拍卖场。虽然国内影像艺术品拍卖平台是全产业链,也就是可适用于各种拍品。聊这个需要先讲讲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特性。

第一,拍卖是资源配置最大化、最经济的交易方式。对整个社会来说,拍卖这种交易方式的成本是最小的。卖家不用一个个去找买家,直接放到拍卖场就好了。

第二,拍品是稀有的,就是需求多于存世量。很多当代艺术品,恰恰满足不了这个条件。摄影作品多为复数真迹,一件摄影作品如果在画廊一级市场还有货,买家去画廊买,一般来说会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价格可以往下砍的。不像拍卖行,价格往上叫,价高者得。

第三,还需要具有价格低于价值的作品,才能上拍场。而支持成功拍卖基础是同一幅作品对不同的买家来说,其价值是不同的,最后的买家就是能挖掘出藏品最高价值的收藏者。

举个例子,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荷塘月色》,拍出了295万美元的天价。当时有两个藏家在争夺这幅作品,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收藏体系。而这幅照片的入藏,可以更加完善他们的体系。最后这位用295万美元的价格拍下的藏家,他一定认为这钱花的是值得的。但对另一个藏家来说,要么他财力不够,要么他认为就自己的收藏体系说,这幅作品的价值不值这么多的钱。

再举个例子,一幅在画廊标价1w的作品,了解行情的藏家不会举牌1w外加佣金(总价1.2w)在拍卖场买。藏家会去画廊问说8000卖不卖?老板想想也行,因为艺术家和画廊多是五五分成,5k是必须给艺术家的,画廊还能挣3k。但这件作品,如果上拍就会发生越拍价格越低的情况。这是当代影像艺术品很难上拍的原因。

当然,如果影像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价值,可以通过拍卖来为作品定出一个市场可以接受的参考价格,比如2006年的中国影像第一拍上,不少纪实性的影像艺术品的价位,都出现有明显的提升,表明那时中国经典的纪实性影像艺术品的市场价位低了。

摄影收藏市场成熟起来后,藏家多把钱投到了老照片,因为老照片稀有且性价比高,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保值增值的潜力。当代艺术家非常尴尬的原因,不是说作品不够好,不是说这些作品不值这个价位,而是老照片的价位太低了,有更大的投资投机的机会。

现在市场上很多摄影史上的名作才几千块,与国外同类的藏品比较,应该是几万也合理。现在以投资或投机的资金,多投了老照片。我不敢说回报最高,但风险一定是最小的。

未来中国早期历史影像的原版、纪实性的影像艺术作品,一定会出现进一步的增长。中国到现在都没有一家国有的文博机构建立起中国历史影像艺术的收藏,但这种收藏又是必须的,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刚需,现在已经慢慢地出现了,因为没有摄影收藏的馆,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的美术馆。

像中国美术馆、国博都已经下手了,比如中国美术馆在范迪安时代,就开始“20世纪中国摄影大师”体系的收藏。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还有民营的,都有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摄影馆这样五个体系需要收藏摄影作品,中国会有几百家文博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影像收藏。

▲ 曾璜策划的《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作品之一,福州女人。左:汤姆逊摄于1870年,中:岛琪役治摄于1920年代,右:曾璜摄于2010年。

▲ 曾璜策划的《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作品之一,福州女人。左:汤姆逊摄于1870年,中:岛琪役治摄于1920年代,右:曾璜摄于2010年。

G:要这么说的话,我作为个人藏家,也要开始去抢一些好作品了,不然全被国家抢走了(笑)。

Z:这个问题可以放到个人的资产配置层面来聊。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少都积累下了需要找寻保值增值的标的物。

我认为合理的比例是拿出总投资额的10%-20%投向艺术品。

一来,可以作为陈列和摆设,提高办公室和居家的品位,因为再挂工艺品高仿品其实是拉低了品位。

二来,也让财富保值增值,还可以进行资产运作。最近湖南广电就做出了一个经典案例,让母公司以天价购买子公司的一件艺术品,试图挽救子公司被退市的处境。

具体到投资艺术品,在中国现当代的艺术品里,摄影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还是最好的时机。

肯定有人问,这么好的事,你曾璜收吗?我很负责任地回答:留下保障自己日常生活和一些应急的钱外,我个人的所有闲钱都投到了摄影收藏,所有金融资产就是影像艺术品。比如2019年举办的《摄影180年在中国》的藏品中,就有不少我们自己的收藏。

▲ 曾璜策展《摄影180年在中国》纪实摄影部分,展出近百位著名摄影家的纪实性影像艺术品,2019年。银川当代美术馆供稿

▲ 曾璜策展《摄影180年在中国》纪实摄影部分,展出近百位著名摄影家的纪实性影像艺术品,2019年。银川当代美术馆供稿

▲ 曾璜参与策展《摄影180年在中国》原版的重拾部分,展出数百张著名摄影家的19世纪原版影像艺术品,2019年。银川当代美术馆供稿

▲ 曾璜参与策展《摄影180年在中国》原版的重拾部分,展出数百张著名摄影家的19世纪原版影像艺术品,2019年。银川当代美术馆供稿

另外,可以说一个小秘密,像我们这些摄影人,将银行的存款投资自己的摄影作品,回报可以达到10倍以上,也就是投入1万块制作照片,就可以创作出10万以上的个人影像艺术品金融资产。

G:国内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这些人喜欢摄影,具有一定的鉴赏力,但他们不是混摄影圈的,不是职业摄影师,只是一个爱好者。这些人如果想入局摄影收藏,您建议他们如何起步?

Z:必须了解什么是影像艺术品,什么是摄影收藏,摄影市场怎么一回事。我见过很多功成名就的摄影人,有很多好影像,但没有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作品。甚至有人最后因贫困潦倒走了。很遗憾,也很可惜。

一个人一辈子拍摄照片无数,举办众多的展览,但能上拍卖场的,常常就是几幅。

很多人说去美术馆看。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美术馆构建起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摄影艺术的收藏体系,去哪儿看?可以说目前国内美术馆举办的绝大多数摄影展览,都不如影易拍卖预展的级别高。能进拍卖预展的作品,都是最好的藏品。

▲ 2021年影易春拍在北京798艺术区诺金酒店举槌,上拍230件标的数万张原版原作。刘洋摄

▲ 2021年影易春拍在北京798艺术区诺金酒店举槌,上拍230件标的数万张原版原作。刘洋摄

▲ 2021年影易秋拍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槌,上拍240件标的数万张原版原作。

▲ 2021年影易秋拍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槌,上拍240件标的数万张原版原作。

另外给大家提供一个观念,看摄影展,一定去看原作展(新著作权法生效后,叫原件)。如果影像展,在网络,在屏幕上看看,就可以了。只有“原作展”才需要去现场看,因为一件原作,涉及到材质,尺寸,装裱,布展等,这些是从网络屏幕上,得不到的视觉感受。

比如2019年在银川当代的《摄影180年在中国》展览,我们用的全部都是原作,藏品的总价值大约在2000万。这个钱在高质量的展览里不算大,但哪怕有人现在拿出2个亿,也不一定办出全用原作的展,因为这些原作是我们花费了15年的时间,从全世界各地一张一张地收藏出来的。

G:行为的背后是观念,您如何看待普通人做摄影收藏这件事?

Z:其实每个人都在收藏照片。30年前,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是家庭富裕的象征,现在呢?家里最贵重的是那本记录下家族延伸的相册。

1970年代,我们家下放福州郊区,家中被盗,我母亲早就不会再提其他丢失的财物,但直到去世仍对贴有晚清老祖原版照片的两本老相册念念不忘,因这也是她家族留下的仅有的一套相册。

对每个希望进入摄影收藏的摄影人,我建议先从自家开始,收集家族的照片,为前人,为自己,为后人留下一部家族的影像史。

▲ 曾璜策划的《聚焦: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获奖作品收藏展》,建立北外传播学院的视觉文化历史。

▲ 曾璜策划的《聚焦: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获奖作品收藏展》,建立北外传播学院的视觉文化历史。

此外,摄影人都是社会人,摄影作品就是最好的社交工具。比如你今天去给朋友的新家温居,墙上空空的,你送给他什么礼物?你的摄影作品,这是原作!

现在的中国家庭,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中产家庭,墙上是不能再挂工艺品了,必须换掉挂原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转变。如果现在你的家里还挂着一些不知道从哪买的装饰画,一看就是段位不够。

墙上挂的原件才真正体现家庭的品位和富裕的程度。其实房里物品的价值会远远高于屋子的价值。家里的艺术品(包括家具,奢侈品)的价值会远高于房地产的价值,这是真正富裕的象征。

如果你挂的是一幅朋友的原创作品,不管这幅作品值300块还是30000块,你可以自豪地告诉来访者里面的故事,这是品位。

▲ 1994年2月20日下午,萨拉热窝。这位塞族士兵在北约最后通牒到期前几个小时,与女友话别前往战场。 / 24英寸,银盐纸基,限量 11 ,作者签名,张左制作章,影易时代章。

▲ 1994年2月20日下午,萨拉热窝。这位塞族士兵在北约最后通牒到期前几个小时,与女友话别前往战场。 / 24英寸,银盐纸基,限量 11 ,作者签名,张左制作章,影易时代章。

现在我身边的年轻人结婚,你知道我送什么吗?一张24英寸银盐纸基,由中国黑白王张左亲自操刀制作的原版原作,内容是1994年春季的波黑战场,北约轰炸来临之前几个小时,战场上的一对小情侣,男的横跨着一只冲锋枪,他们在谈情约会。

G:对爱好者来说,摄影收藏的习惯可以从这样很简单的地方做起。我们接着01部分里聊到的那张对作品价值的评价表吧。如何评价一幅作品?

Z:这个表是我在美国雪城大学教传播摄影基础课Richard教授成绩单的基础上,加入多个艺术品收藏的评价体系设计的。

1,题目就是照片艺术创意的总括;

2,选题就是摄影家如何展现自己的题材。比如拍计划生育,是拍了计生委的大楼,还是去贫困农村的现场?

3、4,技术指标和视觉表现,就是你的曝光、构图、色彩、景深、影调的控制对不对?输出选用的纸张对不对?

比如用宣纸还是哈内姆勒的光面纸,是完全不同的视觉语言。我曾将所拍摄的贫困地区的孩子用宣纸输出,视觉表现真好,但老觉得哪里不对,因为宣纸本身是一种相对贵族化的、传统的视觉语言。后来我用宣纸输出一幅传统的中国戏曲作品,感觉就对上了。

5,诠释是对作品内涵的表述,艺术家表达的是种族的问题,还是贫富的问题,或是性别的问题?论述得清不清楚,充不充分?

6,哲学艺术特性,就是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可以在哲学或艺术的层面上来讨论?这个指标是一件优秀作品和职业作品的风水岭。

此外,还可依据具体的藏家,和收藏目的,设计出评价的指标。比如现在表上“音乐”“咖啡”,就是为一家高端咖啡的摄影收藏所设立的指标。

此外,对艺术品的打分,不用平均论,用水桶理论。只要有一项是1分,哪怕其他项都是满分,这幅作品也是1分。

如果是机构的收藏,一个大的收藏,不是一个人说打几分就打几分的,还要邀请多个专家,不同风格的人来参加打分。我参与过多个博物馆收藏摄影作品的评选工作,国博的评选至少3个评委,军博是5个。要所有的评审都认可,一幅作品才能被这些国家一线的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

如果民营机构、个人藏家也采用这样的标准去给藏品打分,最后结果应该可达到八九不离十了。

其实这和买基金是一个道理。你知道基金经理是怎么操作的吗?他们在买和卖的时候有三人,三个人都同意买进一个基金时,才能买;其中一个提出要买出了,即使其他两位认为可以不卖,也要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游戏规则,可以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当然,对于初入行的摄影收藏者,还是应该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去预展现场,会有很多人给你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了解作品情况、市场行情后,经过自己独立的综合考虑后,再进行收藏和投资。

▲ 2014年大理国际摄影节上,曾璜向来自荷赛的嘉宾Martin 介绍《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梁希毅摄

▲ 2014年大理国际摄影节上,曾璜向来自荷赛的嘉宾Martin 介绍《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梁希毅摄

G:聊了这么多,接下来您对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规划?

Z:我退休五年了。不过还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构建中国本土的摄影收藏体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个人一辈子,难得遇到机会去做一件对社会有益、却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

此外,我想将自己这辈子拍下的有收藏价值的作品,开发出来,留给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从我的收藏里,留下一些对社会有用的藏品,捐献到各个博物馆去。比如,我们家都是南开的,我们就收藏天津的藏品,收※※南联大的影像,收藏周恩来的原版照片,希望有机会留给南开;福州在中国摄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也收藏有福州的,如没有变故,也会留给福建省文博机构。

▲ 2009年,曾璜策划的鼓浪屿《60年中国纪实摄影名作收藏展》 。

▲ 2009年,曾璜策划的鼓浪屿《60年中国纪实摄影名作收藏展》 。

我特别想回到鼓浪屿,建一个摄影博物馆。就像胡友义给家乡捐献一个钢琴博物馆那样,造福鼓浪屿,造福老家。在鼓浪屿日光岩的巨崖上题刻“鹭江第一”的林箴,是1848年把摄影术从国外带回中国的第一人。鼓浪屿有建筑,有音乐,应该有一个摄影馆!

如果可以,将中国第一本《图片编辑手册》的大样,将中国第一本影像拍卖图录的大样,将中国第一本战地摄影集的大样和当时印刷胶版,将早期来华外国摄影家的原版原作,都放到鼓浪屿的摄影馆中,让到鼓浪屿的人有机会了解摄影这个当代最重要的媒介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应该是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这件事我已筹划了十多年了,一直在等待好的机缘。

G: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end-

采访 编辑 | Geethan

图片提供 | 曾璜

曾璜(3)
无忌影像对话栏目(9)
无忌专访(26)
摄影收藏(10)
影易拍卖(1)
老照片(325)
新华社(37)
11
朕知道了~
1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