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肖尔布拉克

首页影像频道图集 > 《无题》|肖尔布拉克
2021-04-22
肖尔布拉克
黄斌
色影无忌
关键词seo相关内容

5/30

偶遇一家四人沐浴南国冬日下午的阳光里,那一时刻忽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编辑点评:

Leonqu:这是⼀张⾮常经典的照⽚,完全符合我们对照⽚最初的定义。这是唯独摄影才能带给我们的画⾯,与我们⾁眼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这⾥我想引⽤瓦尔特·本雅明在那本了不起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的⼀段话,带我们回到180年前感受摄影刚诞⽣时⼈们对它的欣喜和爱慕。

“灵光”并不只是得⾃原始相机的产物。当时被拍对象与技术彼此配合⽆间,契合程度⾄为精确,到了⽇后没落时期两者却完全背道⽽驰。然⽽,摄影最具决定性的还是在于摄影家与其技术之间的关系。“⼩提琴家必须⾃⼰创造⾳调,要像闪电⼀般快速地找出⾳调, ⽽钢琴家只要敲按琴键,⾳就响了。画家和摄影家都有⼀项⼯具可使⽤:画家的素描调⾊,对应的是⼩提琴家的塑⾳;摄影家则像钢琴家。同是采⽤⼀种受制于限定法则的机器,⽽⼩提琴并不受此限。

他下⼿的头⼀个对象就是“灵光”——也就是近年来艺术摄影致⼒追求的价值——把实物对象从“灵光”中解放出来。这些影像把现实中的“灵光”汲⼲,好像把积⽔汲出半沉的船⼀样。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正午,沿着地平线那⽅⼭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那树枝的灵光。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师范⼤学出版社,2008

Edward Steichen,Moonlight: The Pond,1904

 

Geethan:作者对画面的描述里提到了“一家四口”,于是我就把画面里的四个黑色的影块当成了一家四口,直到我的两个同事说,左边三个应该不是人吧,应该就是一个物体,被当做为了前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张照片对虚化部分的处理,就真的太厉害了!

现在大家都在说大光圈,虚化,刀锐奶化,如何如何。看看这幅作品,能把景深和焦外运用得这么好,甚至成为画面情绪的重要抓点,这样的虚化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什么叫合理虚化,什么叫无脑虚化,相信大家自己心里都有判断了。所有的技术技巧,都应为画面语言和表达的情绪、内容服务,当实则实,当虚则虚,才是高手。

 

大有大无:这是一张梦境般的照片,是一张慢慢看能“听”到声音的照片,它同样凸显了影像传递一种感觉的特点。这张照片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个经验和一个电影画面。童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睡醒后,睡眼惺忪的坐在门前看着夕阳西下,整个世界笼罩在巨大的金灿灿的红色里,朦胧又美丽,这个画面一直留存至今。另一个是电影《盗梦空间》中多次在电影中出现的画面:在男主角的梦中透过窗户,看到两个孩子在阳光斜射的草地上嬉戏。有些感觉,因为说不清楚,所以才需要拍照。

  

  点击跳转《无忌评图|为作品说真话,让摄影不止于爱好!》,可参与投稿与评论。

 

7
朕知道了~
生活(242)
人像(1524)
阳光(45)
晨练(3)
色影无忌(6045)
评图(110)
摄影(5545)
作品(422)
批评(107)
交流(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