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访谈 | 刘立宏:获取摄影视觉语言的独立性

访谈 | 刘立宏:获取摄影视觉语言的独立性

色影无忌
刘立宏 李媚
七纹鲤
2017-10-24

刘立宏在希帕(北京)画廊的个展《刘立宏:风物一城》于10月21日开幕。刘立宏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摄影所承载的记忆功能以及记录的不可重复而展开,他摒弃了矫饰的观念、同时也否认了摄影的绝对记录,将“摄影”这一艺术创作的媒介通过摄影固有的语言来进行实践,从摄影本身出发,并获取了这一视觉语言的独立性。

刘立宏《溪山图》

李 媚:现在回过头看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年前你拍摄的照片,你是什么感觉?

刘立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注重照片内在的信息或者说是客体传达出来的信息,这些信息跟情绪相吻合,可能就更准。我早期的照片,现在看还是感觉为拍照而拍照片,太概念。当然也是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去拍照片,更主观。或者说这是不同时期的状态。

刘立宏《游移》

李 媚:你原来是学设计的,这种视觉训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刘立宏:做设计之前学过素描、色彩,接受过一些视觉方面的训练。我在不同时期对视觉语言的把握,侧重点也不一样。之前我拍的照片都是很强调视觉语言的,或者说照片首先在视觉上要跳出来,我那时比较在意画面的视觉或形式。前一段整理我的黑白照片时,发现近几年的照片相比早期要平静,这也是一种语言态度,2013年我拍《松》时,更多地吸收了传统,比如中国画里面的散点透视。这种把握也是受益于早期绘画的训练。

刘立宏《松》

李 媚:你的《冬至》系列夜间拍摄使用强闪光灯的方式,我觉得那种语言是极其强烈的。这组图像在意境上显得很寂寥,甚至冷、空、静,再到后来的《松》系列,我突然发现你其实属于文人摄影的那种类型,就像中国画里面有文人画。我不知道对不对?里面有很强烈的文人感觉。

刘立宏:是的,作品的语言和风格很重要,我前一段时间也在考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的作品风格差别挺大,在不同时期都有变化,可能和我的性格和职业有关,有的时候很随性,这个随性可能和年轻时候学绘画和设计有关,和美术学院这个环境有关,更注重趣味和视觉语言。2013年我的新作品《松》是有文人画的感觉,有东方的味道。拍照片之前想了很多,指导自己的就两条线:一个是摄影的本体语言;另一个就是它能不能带来一种语言趣味,让别人看了以后能受到感染和影响。

刘立宏《冬至》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