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2013新锐摄影师黎明专访

2013新锐摄影师黎明专访

无忌专稿
迦沐梓 在路上
迦沐梓
2013-12-28

黎明:从三峡到家园 摄影是记忆的仪式

编者按:“哲学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我们都在寻根,怀着不安去找寻内心的安定。三峡对黎明来说,是一个观察世界的“元点”,他用一种复古的技法和传统山水画的图式展现现代化进程中异变的家园景观,通过这种美学上手段的借用加强了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对比,达到反讽当下精神家园的缺失的目的,让观者不由自主的去反思与追忆。

这里的黎明,不是什么明星,而是一个静静地记录当下与他自己生活的摄影师。他的作品也是如此,静静地在那里自己说话,让读者自由去感受。

 相关阅读:黎明:家园

 

2013新锐摄影师黎明

2013新锐摄影师黎明

这里的黎明,一个普普通通记录当下与我自己生活的摄影师

色影无忌:你的名字跟明星一模一样,很霸气,你的摄影作品也一样吧?

黎明:这个问题很可爱,很多初次相识的人都会象你一样说:“天王啊”,摄影师永远不像歌星,在前台光鲜的表演,大多时候在孤独上路,默默无闻地幕后独自创作。最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也是静静的摄影作品。就像我微博的名字一样我不是什么明星,我就是我,是静悄悄的“这里的黎明”,一个普普通通记录当下与我自己生活的摄影师。我的作品也谈不上霸气,它就静静的在那里自己说话,读者自由去感受。

我的摄影创作从原来的纯艺术摄影又回到重新认识摄影记录这一本质上来

色影无忌:首先,我们先聊聊你的摄影故事吧,你是怎么踏上摄影之路的?

黎明:最早接触摄影,是高中的时候(1993年),几个好同学出去游玩,借了个相机,给朋友们照照照片。学着把玩胶片相机,手动调节光圈快门,记录每个人的状态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等照片洗出来之后,大家都很珍藏,会签名互相赠送。那时摄影最终要变成物质的照片才能与大家分享。摄影的时候也不多,大多是难忘的、高兴的、特殊纪念的时候留个纪念。当然还有经济条件的限制,相机、胶卷、冲洗都是需要钱的,同时产生影像流程也是比较麻烦的。并不是像现在,“摄影不是个东西”,基本上谁都能便捷与摄影发生关联。所以那时的照片也显得质朴与珍贵。我们会认真准备专门去留个影,有着很强的仪式感。现在摄影越来越容易了,反而我们对待它不那么庄重了,那个时候能够自己去实现这样的影像的生产,感觉到极其不易,很想自己有台相机。

《生命》 1999年 手工冲放 后期相纸影绘

《生命》 1999年 手工冲放 后期相纸影绘

1997年,我在美术系读大二,为了外出写生,买了第一台相机。那个时候是330元,是我当时买的最贵的家当。还没买之前,我很兴奋,整个暑假都在老家抱着书津津有味地学习摄影基本技巧原理。假期结束,到学校我立马去百货商场买了一台凤凰205d。就开始了自己的摄影 “创作”。大学后几年,几乎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在做摄影,找老摄影家学习传统暗房和纪实的拍摄,组建了学院里的摄影协会,拥有了学校电教室的摄影暗房,甚至我的毕业创作都是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形式。那时受学美术的影响,喜欢创新,尝试摄影的各种可能。借助相机的多次曝光和暗房创意制作,还有后期绘画即兴创作等,创作了一批实验性很强的作品,总觉得摄影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只是媒材不一样,最终都应该是自由主观的表达,没有什么定法,做自己喜欢的就行。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也够“新锐”的。

《生命》 1998年 手工暗房多底叠放制作 后期手工影绘

《生命》 1998年 手工暗房多底叠放制作 后期手工影绘

《人体》 1999年 手工冲印 后期手工影绘

《人体》 1999年 手工冲印 后期手工影绘

大学毕业后,我先在一所重点高中教美术,后来也教摄影。在高中里面有摄影教室,有暗房和放大机,非常难得,我如获至宝。我一边教学,一边也做自己的摄影创作,期间2000年还到沈阳鲁迅美院去考了研究生,当时专业、总分都过了,遗憾的是英语单线把我卡住了。不过后来到西安美院又去上了个本科摄影专业,总算圆了专业学摄影的梦,不过最终我觉得摄影还是靠自己的学习与领悟。

2002年,我辞掉了教师的工作,应聘到现在的单位从事媒体视觉编辑、摄影记者工作,这里又接触到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通过各种渠道经常看到国内外优秀摄影师、优秀的图片编辑的作品,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我的摄影创作从原来的纯艺术摄影又回到重新认识摄影记录这一本质上来。并除了工作的新闻摄影之外,也开始了自己纪实专题的拍摄。

《后三峡纪实》系列 2007 三峡大坝

《后三峡纪实》系列 2007 三峡大坝

《后三峡纪实》系列 2010 秭归

《后三峡纪实》系列 2010 秭归

共 5 页<<<12345>>>
阅读全文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