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一座桥和一个摄影人的六年

一座桥和一个摄影人的六年

无忌原创
shenyi
2009-04-14
 

  无忌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观看:

     【无忌影展】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

 

       他用6年时间,用影像、装置、声音等多种媒介去关注和记录一座桥,并为她创作了童谣,他为了成就一幅有关外白渡桥的影像,可以去坐1000多次公交车路过同一个地方。他就是外白渡桥的记录者肖可霄。

        采访肖可霄的时间和地点都是他定的,我去了以后才知道,那天是大桥第一天对行人开放的日子,而他,在我们约定的时间之前早已经绕着外白渡桥走了几圈,拍完照后他在上海大厦一楼咖啡厅精挑细选了一个位置坐着,见到我后对我说:“这个位置最好,光线也好,从这个角度望出去,你可以看到外白渡桥。”

  肖可霄坦诚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也不是什么摄影大师,但是对于创作,他有他自己的坚持。“如果要拍好一个题材,不应该是以一种走马观花,猎奇的心态,只有当你的艺术作品,你的意识与灵魂都与这个对象发生关系的时候,才是能拍出好作品的时候。因为一个地方只要你经常去投入了感情,你对他的理解自然就会与别人不同。”
  因此,“勤奋”二字已经不能简单地概括他对于外白渡桥所倾投的心血。肖可霄笑称自己脑子里有一个“外白渡桥频道”,平时只要一有闲暇,大脑便能自动切换到这个频道,任凭谁都换不过来。我起初有些不信,然而,当我听他如数家珍地介绍所有与外白渡桥有关的历史资料,并将以外白渡桥为主题的各种创作一一娓娓道来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学中文出身的“小人物”(肖可霄自诩)一直以来,都在以一颗几乎狂热,但却极为虔诚的心在向他所关注的这座母亲桥、以及他身处的这座城市所承载的恢宏历史致敬。

  我与他开玩笑说:“你还真是不疯魔不成活了。”

 

 

肖可霄从上海大厦向外眺望外白渡桥   拍摄/shenyi 

 

 

  对话肖可霄

他用6年去关注一座桥

 

  色影无忌: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打算拍摄外白渡桥的计划?和您的生活背景有关么?


  肖可霄:我最早拍摄外白渡桥,是1998年,刚有了自己的相机,积攒了6个月奖金,一台崭新的海鸥DF300,兴奋得很,在外滩试拍;但要说系列拍摄,是在6年前。如果说刚开始拍摄,是因为这座大桥的结构线条感,桥身金属质地与桥面行人的反差,给摄影画面增加很多趣味,而2003年8月后的持续拍摄,是因为我发觉这座大桥百年来,默不作声,暗暗散发沉静的力量,让我谦卑,让我懂得沉默,语言的尽头,我们务必要静下来。它穿越过战火、城市规划,居然能够在上海这个很现实的城市存活下来,至今还起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很不简单。于是我萌生持续纪录的现法。
  我的少年时代充满孤独和悲观,有着坚硬的忧伤,在江苏度过,尽管有金黄色的油菜花,但上海是若有若无的梦。外白渡桥是梦里湿湿的剪影。那时,我也经常看到大人拎着包袋、日用器皿上,一直有外白渡桥图景,很好奇,并遐想:这个金属巨兽是什么模样呢?

 

     点击观看:

     【无忌影展】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

 

 无忌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共 5 页<<<12345>>>
阅读全文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