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影像说”第7期精彩回顾|作品最终该如何呈现?

“影像说”第7期精彩回顾|作品最终该如何呈现?

色影无忌
无忌君
黄斌
2023-07-26

聊作品输出这个事儿自然就涉及到创作和摄影作品收藏的问题。大部分爱好摄影的人,追求的是器材和拍摄本身带给自己的快乐,没有那么在意结果,所以放在屏幕上看看,手机微信分享一下就好了,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展览和收藏的问题。

创作是一个复合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都有自己的定义。如果说做饭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那么我理解的创作就是开餐馆,是一种职业行为。首先我需要有自己的风格(继承和发扬某一菜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但自己觉得好吃,观众和藏家也要觉得好吃。作者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去投入,计算投入产出比,从作品的出版和售卖中实现合理的收益,并保持长期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当然,广义的创造是另一回事儿。

搞摄影创作必然要考虑作品的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不论是传播还是售卖,严肃的作者必须要考虑作品的呈现方式问题,这是摄影艺术创作最后一个环节,只有走到这个环节创作才算最终完成。

艺术微喷从发明就是为了追求在输出上的极致工艺,跟之前用彩扩机打印照片不论从技术还是应用逻辑都不一样。无忌影像打算专门在论坛里开一个“艺术微喷”的版块,把有艺术微喷经验或是感兴趣的朋友汇聚在一起,聊一聊我们怎么评估自己的作品?哪些值得输出哪些不值得?给谁欣赏?也捎带着谈一谈影像作品收藏相关的话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帖子里的精彩讨论。

我们的作品值得输出么?

(论坛精选)

泡菜 摄影小三:

第七期姗姗来迟,这一期话题,对我来说既老旧又新奇,既熟悉又陌生,说是老旧、熟悉,因为我开过扩印店,还常常顶班当打手,对此非常熟悉,说是新奇、陌生,我对艺术微喷输出完全不了解,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非常想了解一下。

彩扩的没落,原因大家都知道,都不用胶片了呗,现在用数码了,方便之余,我们又失去了些什么?以前用胶片,在冲印出来之前,非常期望,当拿到一袋3R的彩色相片时,迫不急待的打来,一张张过目,那种心情是用数码所没有的。

用数码以后,都存电脑里了,家里也少了相册这样东西。我很庆幸小孩小的时候还是胶片时代,家里得以保存了几本厚厚的相册,现在可以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相册,回忆一些小孩过往的趣事,经常提起,却永不厌烦,每一次提起都觉得新鲜,老伴每看一张相片,就会有一串小孩的往事出来,永远讲不完。

以前亲戚串门,看相册也是一个环节,既可增加聊天话题,也可以打发等开饭的时光。现在就只能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有时被电视情节吸引,几个人都瞪着电视机,半趟没说一句话,干巴巴的。

去年在闲鱼看到一部功能完整的二手扩印机出售,标价8000元,我真想买下来,当时开店时我可是花了近30万大洋。当然,我也知道艺术微喷输出更方便了,可是现在人的习惯都变了,为什么没人想到用艺术微喷输出把数码片做一本相册放家里呢?是艺术微喷输出太贵,还是艺术微喷输出的画幅做不了3R4R这种相册规格的?小孩的片子,放电脑里跟做成相册放家里,欣赏的氛围相差很远。

我从胶片年代过来,很不赞成新手去搞胶片,现在却很赞成用胶片拍娃,因为可以扩印出来做成相册,遗憾的是我看到不少用胶片拍娃的,胶片冲洗出来后不扩印,而是扫描成数码存电脑里,这样拍胶片还有啥意义呢?还不如直接数码!当然,现在找扩印店可能很难,那么用数码和微喷输出,是不是更方便一些?还有可以挑片,扩印是没得挑片的,过曝的拍糊的都会印出来,都得付钱,会有一定的浪费。

想起好几年前跟父亲回老家过年,父亲提议趁奶奶在世拍个全家福。这再容易不过了,家里几个玩相机的,我侄儿还提议用林哈夫4x5拍,结果都被父亲给否了,父亲一定要去请照相馆的来拍,我跟父亲讲,照相馆的器材也好,照相技术也好,都比不上咱自己的,父亲却坚持他的想法,我们只好照办。现在我几个兄弟每家客厅里都挂着当时照相馆师傅拍的那幅全家福,奶奶走了,父亲也走了,全家福还在!现在想起父亲的决定是多么正确,请照相馆来拍,一是有一种仪式感,二是有相片输出,当时如果自己拍,也就上传家族群里,大家看看就过去了,这几年除夕夜吃完年夜饭,母亲都会招呼大家拍合照,虽然每年都会增添新的家族成员,但拍完都只是上传群里大家看看,大家客厅挂着的仍然是照相馆拍那张,平时大家串门时,看着客厅挂着的全家福,都会有一种温馨的亲近感和回忆起过往日子的时光,会有很多话题聊。

艺术微喷输出能不能推动相册又走进家庭呢?

共 4 页<<<1234>>>
阅读全文
影像说(26)
打印(59)
输出(16)
艺术微喷(20)
讨论(82)
分享(117)
意见(25)
创作(42)
2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