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访谈 | 陈荣辉:城市有高潮,也会有失落

访谈 | 陈荣辉:城市有高潮,也会有失落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
怪化猫
2018-08-08

唐晶:你怎样看待传播媒介的改变对作品呈现的影响?

陈荣辉:我很注重新媒介的展示方式,比如手机的传播。在手机上发的照片我是有选择的,不会放大长图,因为读者不太方便观看。人是有惰性的,甚至横一下手机都会很困难。

照片如果不传播出去我会觉得很可惜。传统媒介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甚至一张照片可以让一个摄影师成名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外的艺术竞争似乎更激烈,即使如马西莫·维塔利(Massimo Vitali)在Instagram上都很活跃,甚至开通了日语Instagram账号。亚力克·索斯(Alec Soth)在中国很火,却很少有人研究他的景别场景如何切换。我们可能只学到了他拍照的方式,但没有考虑到他的呈现方式。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传播的成品,而没看到整个过程。我比较在意过程,很少有国内摄影师主动利用媒介传播,包括一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也很少利用互联网,他们没有发声的意识。我不忌讳在朋友圈发作品,甚至通过二维码去传播,我希望充分利用这种手段来创作。

唐晶:多数艺术家在考虑选题时可能更偏个人化,他们的作品有时是挑衅的,有时是无视大众的。这是你和其他艺术家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陈荣辉:艺术家选择创作的方式和题材有很多种。他有可能看似关注现实问题,但实质是个体经验的探索。美国摄影师米奇·爱泼斯坦(Mitch Epstein)的作品《美国能源》源自他有一个女儿,《家族生意》因为他有个父亲。当然拍摄由头也可能是一个长期关注的议题,比如理查德·米沙拉奇(Richard Misrach)的《石化美国》,来源于他更早时候接受的杂志委托。

我觉得既然大家认为这个议题值得被讨论,为什么我们不去关注这些,这不是艺术家应该做的吗?国内对于艺术的探讨似乎还停留在“艺术是很自我的,艺术要远离政治,要远离社会”的阶段。

艺术家本应该去发声,但也并不是单纯为了某一个群体去发声。像东北“收缩的城市”这个议题,它有可能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城市跟人的生命一样,有高潮,也会有失落。

在创作上我从不迎合受众,因为这本身就是我关注的议题。其实拍摄之初我也不知道这个议题会不会火。当我的作品发表出来,引发这样剧烈的讨论,实际上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的。我们以纪实的手法拍摄,使当地人有所触动,引发一个更大范围的讨论,这是个很好的事。

唐晶:东北这个题材选得不错,能介绍一下选材心得吗?

陈荣辉:现在的传播语境中,不关注东北是不可能的,每年都有大量关于东北的新闻报道,甚至东北人聚集比较多的海南也成为了热点。虽然东北因其话题性在文学、影视中广受关注,摄影领域却探讨不多。这也是个机会。

我个人对于东北非常向往。这种向往来源于一个南方人对于北方的天然好奇,也来源于小说《呼兰河传》。我一直不太喜欢太激烈的东西,《呼兰河传》传达给我的东北的那种缓慢感,实在令人好奇。在拍摄这个项目之前我从未去过东北,这次也算是自己的私人旅行了。最开始的时候出了一点意外,胶片冲洗的时候废了一大半,但当时第一反应是觉得没有问题,因为我找到了那种拍摄状态和描述方式。我第一次觉得,我开始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感觉了。

如果是以往的新闻报道,拍过一次就不会再去了,但这次我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至于我什么时候再去拍那是我的事情,再次,到那边时,我又能很快地进入状态。我想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观看方式。这是我自己的旅行,也是我自己对于当下时代的观察。

共 4 页<<<1234>>>
阅读全文
人文(440)
摄影(5536)
纪实(792)
色影无忌(6045)
陈荣辉(5)
6
朕知道了~
15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