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访谈 | 杨圆圆:一个小说家对摄影的思考

访谈 | 杨圆圆:一个小说家对摄影的思考

瑞象馆
刘张铂泷
曲一了
2017-02-02

LZ:那你在什么时候决定要写小说的呢?你此前的作品也都带有写作的性质,但文字没有占到这么大的比重。

Y:可能在做完《在克拉科夫的十日》的时候,我意识到有很多我想说的话没有表达清楚,我觉得有些话应该用文字说清楚,因为这些想法不是靠图像就能够表达的。回头看《在克拉科夫的十日》我觉得是有一些遗憾的,有些东西应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呈现。因此,这次我想也许可以写故事,但当时也没想到会发展成5个短篇小说这样一个体量。最开始想的就是写一个短篇小说,没有想到会有5个摄影师的角色。开始设想的是一两个摄影师,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角色,比如开杂货铺的老太太,女校的男生之类的,这些角色在后来梳理的过程中被慢慢简化掉了。当然,有一些被隐去的角色我觉得可以留到下篇出现。

《在克拉科夫的十日》,2014年12月出版

“在视线交错之处(上)”,个展现场,C-Space,2016,北京

LZ:继续刚才说的,我觉得你在这个作品中对自己的定位更像一个小说家,引申出来的就是在作品中文字的逻辑比图像的逻辑更强烈,感觉文字在引导图像往前走。最初我是看了你的展览现场照片,之后看了小说,然后又回头看展览现场的照片。文字起到了是把所有的图像串联起来的作用。不过我觉得如果抛开小说单看展览也是成立的。

Y:在设想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有耐心完整的体验这个作品,现场能有百分之十的人把小说看完就很不错了。我希望这是一个有多重进入方式的作品,观众如果只看到几张照片也能大概明白我试图讲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如果被某一点触发到,想了解更多也能继续看。而对于有耐心看完全部内容观众而言,获得的又会是另一种体验。在做展览的时候,我把场地想象成了一个空间之书,一个人可以在里面走的书。文字确实是把一切串联起来的基础,因为图像总可以是非常开放的,同一张照片可以编一百个故事,怎么说都能说圆。在我的作品里,有一些图像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图像叙事不会展开,有些叙事完全是围绕某一个图像作为出发点开始的。文字和图像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扮演这样的角色,它是能够拽着图像走的,就像拽着线的风筝,而图像是飘着的。

杨圆圆(11)
刘张铂泷(10)
瑞象馆(21)
摄影(5542)
色影无忌(6045)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