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访谈 | 杨圆圆:一个小说家对摄影的思考

访谈 | 杨圆圆:一个小说家对摄影的思考

瑞象馆
刘张铂泷
曲一了
2017-02-02

《安德拉斯大街》
2016, 135*150*25cm, 收藏级数字喷绘,木质结构,金属

LZ:在小说的最后还有一篇栾志超写的评论,她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从描述创作方法而开始的创作:创作并非为某一主题内容强加一种固定的形式或风格,而是一种对叙事逻辑本身的演绎,一种对创作方法的再现。”

Y:或者说是对艺术家工作过程的描述。我一直很感兴趣的是,在达到最终的作品之前中间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架上油画,艺术家可能尝试了1000遍手稿,在最终我们看到的油画颜料下面可能还藏着特别多次的修改。我想尝试怎么用一种媒介去呈现另外一种媒介的工作方法。比如说在做《克拉科夫》的时候,我把它想成是一个散文电影的形式,但我又不想观众是坐在那里从头到尾看完电影,而如果是一本书的话,人们可以更轻松的翻阅它。

《第一次来到一个我们早已见过的地点》
2016,227*150cm+93*58cm,收藏级数字微喷,铝板,墙纸

LZ: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正在做的《在视线交错之处(下)》的情况吗?

Y:《一封寄自奥地利的信》是《在视线交错之处》(下篇)的开端。我以在巴西逝世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934-1942的流亡经历作为背景,结合几条其他的叙事线索,试图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品以作家开始流亡与去世的年代为索引,共划分为“1934年”、“旅程”、“1942年”三个小节。在下篇里,写作的部分被转化为其他的形式来呈现,比如录像中的声音。我之所以想用声音来表达一些东西而不是写作,是因为写作写下来后就是黑纸白字的statement(陈述),但是声音可以有特别多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在下篇中,我试图思考一些彼此矛盾的、有些庞大的命题,比如启程与终点,生死与善恶。这里涉及到一些可能无解、但我们长久以来都为之困惑并总在讨论的问题,如果用声音,我可以传达出很多不确定的和犹豫的语气,比如结结巴巴的“啊”,“嗯”,“我想”,“我觉得”,“也许”,“大概”……我想在此提出一些问题,而不是给出一个结论。用声音还有一个原因是,声音的讲述可以把很碎片化的东西嫁接在一起。就像两个人谈话一样,说着说着可能就从一点说到了另一点,但最后又能说回来。

 

关于艺术家

杨圆圆(b.1989)生于北京,于2013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摄影本科学位,目前工作居住于北京。她热衷于探索视觉叙事的可能性,将真实与虚构的元素结合,探讨记忆、历史与时间等话题。杨形容自己的工作方式为“编织”,以图像结合文本的形式,在作品中构建一张繁复的网络。通常在开始一个项目时,她会在城市中根据特定线索展开广泛调研。此后,面对调研过程中所搜集到的大量且不同类型的素材,在其中寻找关联点并展开创作。杨的实践包括多样的媒介,以摄影为主,同时也跨越文字、录像、表演等形式。项目最终的呈现形式有时在书本里,有时在展览中,有时二者兼有。

杨圆圆作品在国内外参展并出版。她获得的奖项包括:华宇青年奖提名(2016),马丁·帕尔谷仓摄影样书二等奖(2016)、阿尔勒摄影节获得最佳作者书提名(Author Book Award)(2015)、卡塞尔摄影书2015年最佳摄影书入选、Bloomberg New Contemporaries提名(2014)、Magenta: Flash Forward摄影奖的英国区域获奖人之一(2013);美国特尼基金奖得主(2012)和英国Bar-Tur摄影奖(2010)。个展包括:“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C-空间,北京(2016),“中间地带”,在3画廊,北京(2012)。在创作实践之外,杨圆圆也致力于写作,她目前也是《艺术世界》杂志的编辑。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