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无忌评图第117期点评回顾|什么是“摄影的角度”(续)

无忌评图第117期点评回顾|什么是“摄影的角度”(续)

色影无忌
无忌君
黄斌
2024-01-08

随着主题讨论的深入,论坛里又热闹起来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能激发大家的回帖热情我是很开心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论坛本来就是一个“大染缸”,什么颜色都有,正是因为如此论坛才有活力,才能不断产生有价值的思想火花。但最终希望大家还是要回归理性,彼此尊重,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论坛生态。

大家是否对此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到论坛来说说。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82534-1-1.html

泡菜 constaintin-fox:

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胡天海地评价一番,什么“有想法、有追求”啊,“对事物的把握不够准确、作品比较肤浅”啊等等诸如此类。没有一句能从摄影的角度具体针对影像进行评价:好,是为什么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这样的评价,既不能对作者进行拍摄方面的帮助,也不能普及影像的知识。

戴着一顶大帽子,这不光能评论摄影。这对任何门类都可以泛泛而谈,都可以用相同的话来敷衍。到头来其实是一堆废话,任谁看了都是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意义。

影像主编 leon:

什么是“摄影的角度”?我不是否认前人的经验和造诣,继承和发扬是必须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条件。但也不能忽视当下的眼光和感受,不能总想用已有的框子来框所有的东西。毕竟个性和创新才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动力。

泡菜 摄影小三:

前几天看了谢雨玟老师的视频,特别指出不要老盯着几张纪实照片不放。我觉得,摄影史上任何一个流派都是闪光的,又都是过时的,如果用当代摄影的眼光看,都不及格,都是庸俗的,但是,他们在摄影史上又都是杰出的,因为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流派,一代接一代推动着摄影史的发展,他们站立在前辈的肩膀上攀登,又把前辈埋葬,他们的杰出,却仅仅留在摄影史上,给后人作为楷模。而当代如果没有把过去埋葬掉的话,那才是可悲的。谢雨玟老师曾经指出,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东西?学习他们破圈的手法,而不是像他们那样去拍照。确实,像前辈那样去拍照,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叫莫言去写一部《红楼梦》有意义吗?

讲一下我喜欢的几张作品,其实老逗逗老师好作品的数量也是不少的,这里挑几张老逗逗老师拍摄手法比较成熟和得心应手的作品,谈谈我个人看法。

1、置顶第三张

1、置顶第三张

画面很简洁,人物与背景的契合度很高,一个步履匆匆的男人,大步流星的前行,而前方却是一幅家的装饰画,重庆塔、人、画呈三角形分布惯穿画面,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既有形式又有寓意,还有城市地标,很完美。

2、置顶第六张

2、置顶第六张

第一眼觉得平淡无奇,但观众看清楚左边斑马线上两人的相貌和举止后,脑筋就开始动起来,而下方的两个箭头,使画面的氛围变得有些诡异和滑稽。

3、《No.448》

3、《No.448》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个扯不完的话题,而且观念一直都在变化。这幅作品构图得棒,点、线、面都有,小孩、大人、猫咪连成一条对角线,画面十分简洁,抓拍时机准确到位,小孩、大人、猫咪的表情各异,很恰当的表现出各自的心态,画面既轻松诙谐,又引发人们思考。

吐槽一下老逗逗老师的EV组合,我不明白一个轻巧的准卡片机,而且有防抖,拍这样的场合要用到1/2000秒的快门,却牺牲了ISO和光圈,有不少相片的EV组合都不太合理,顾此失彼。

给老逗逗老师评一下分:创作动机+4、创作主题+4、创作形式+4、使用设备+3

泡菜 constaintin-fox:

摄影发展到现在已经经过了百余年,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如果到现在我们还在说“它最初如何如何”,那么有很多东西都跟它一样。比如有学者认为舞蹈最初起源于劳动,音乐最初也起源于劳动。可是今天的舞蹈跟音乐,如果我们仍然用劳动的概念去看待它们,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所谓摄影的角度,就是经过发展后的摄影,由一群有才华的摄影者研究出的、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系。直到现在,专业的摄影教材仍然沿用这个体系,不管它是不是前人(死人)编出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也是“死人”传承下来的么。

至于“活人为什么不能呢”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活人不能,而是要改变这个体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创新也不是张嘴就来的。有谁能一下子改变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有谁能立马编出一套全新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摄影体系?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做到。创新首先要吃透原有的理论,有的人对原有的理论根本一无所知,何谈创新。

所以,评论照片,首先要了解视觉体系的规律。脱离视觉概念,仅仅用模棱两可的、似是而非的套话凭想象去评论,一点意义都没有。

影像主编 Leon:

传统这个东西是血液里的想改都很难,而就是这个传统当年坑了多少人,饿死多少人?所以我还是强调要实事求是,以当下的眼光,批判继承所谓的传统,活人才有活路。创作才有动力,才有生命。

泡菜 constaintin-fox:

所谓“传统的”体系并不是一个框框,也不会束缚人们的创新。它是通过研究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并且经过多年实践的验证,已经逐步完善。它跟“当下的眼光和感受”并不冲突。实践证明,接触过这个体系跟没有接触过所拍出的照片完全是天壤之别,对照片的认知也完全不同。

我并不反对创新,相反我更提倡创新。然而这里有人提到过的“破圈”或“创新”,我真的不明白是一种怎样的创新,其结果也不知道如何。

但就目前看到他们的某些照片,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有什么“新意”、创造出了怎样的“新概念”。缺乏实践的支撑,它是没有说服力的。这就像有人下象棋,看到老帅总是在九宫里打转转,被将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想“创新”一下把老帅移出宫外。如果这样破圈,那今后棋就没法下了。我的理解:只有在不出九宫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拿出新招保证其安全,这才叫创新吧。

影像主编 Leon:

艺术创作搞出个“九宫”?有个更正统的说法叫八股。

从具体的作者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的摄影家也就是郎静山先生。吴印咸先生是搞电影的,比较相近的还有何藩先生,在他们身上还能看到些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子,后来的人继承的是什么我就说不上来了。

泡菜 constaintin-fox:

后来有很多人在沒有弄清楚传统文化的情况下搞过一些所谓的"新锐"的东西,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创新。

实际上不管是继承还是开拓,都要建立在符合人类信息交流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摄影而言就是视觉信息,对于音乐就是听觉信息,对于语言就是文字信息。它们之间是不能混淆和相互取代的。如果总是试图用语言思维方式去对待和解读、评论视觉形象,只能说明对视觉形象还不够了解。

泡菜 摄影小三:

所谓“传统的”体系,含糊其词,不知所谓。

至于摄影史,好像我国没有摄影史,我们所谈及的基本上是西方的摄影史。为什么我国摄影人喊了这么多年要与世界接轨,怎么就接不上呢?中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识形态,传统的观念是融溶在我们的血液里的,要与西方的观念融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么,我们只能各自走出自己的路,例如郎静山先生的实践,把中国绘画艺术应用在西方的摄影上,但这只能叫借用,并不吻合摄影的本质。

其实,新中国早就找到自己的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始就指明了方向,那么,中国与西方的摄影就成了两个方向,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把艺术定格为表达艺术家思想的工具,而我们则定格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所以,西方的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事,艺术家什么思想,就出什么作品,而我国主旋律则需要去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这两种方向没有对错,只是利益不同,但因此而不可能融合。

当然,自由艺术创作人是自由的,但他们需要时间和环境,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还不长,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讲过一句话:三十年可以培养出一个物理学家,但未必能培养出一个艺术家。我们邻国,他们很早就西化,所以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观念,这方面他们走在前面。

其实九十年代有过激烈争论,文化融合西方是很难的事,想要与世界接轨,就必须全盘西化,有一段时间,全盘西化的呼声曾经占了上峰,好在最后没有成事。随着我国经济的上扬,全盘西化的声音逐渐消灭了。我们的文化、观念为什么非要与世界接轨不可?

有人就看了几本画册,知道有个马克.吕布,张口闭口就是玛格南,用马克.吕布来衡量一切,他的所谓“传统的”体系大概指的就是玛格南,殊不知玛格南仅仅是个图片社,而马克.吕布在玛格南仅仅是一个二流摄影师,作品被收藏最少的一个,在中国名气大,是因为来过中国,拍了中国,作品在中国有一些影响而已。

第117期评图作者:老逗逗

▲ 作者精选作品一览

▲ 作者精选作品一览

本期的评图作者“老逗逗”,是一位来自重庆的资深泡菜。他一直专注于拍摄重庆,在无忌论坛常年开设一帖《重庆摄友,多拍重庆哟——人文 & 风光 & 学习园地》。在他的帖子中,不但能看到他自己拍摄的重庆,还能看到许多泡菜分享关于重庆的摄影作品,可谓是全方位将重庆这座城展现在我们眼前。

欢迎大家一起观片、思考和讨论。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参与作品评论:

参与方法:所有论坛泡菜均可点击跳转“老逗逗”的论坛作品版块(https://forum.xitek.com/uid-293761-forumphoto.html), 观看其全部作品,对感兴趣的相关作品进行点评。

评论方式:在《无忌评图第117期|“老逗逗”作品点评征集》帖子中回帖评论内容即可。

评论内容:大家可从创作动机、创作主题、创作形式和使用设备,4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解读,让摄影不止于爱好。

无忌影像&哈内姆勒

《无忌评图》栏目已与德国哈内姆勒达成合作,每期选评作者将获赠1幅个人作品的输出权益,纸张由哈内姆勒提供,采用收藏级制作标准。

时代发展与技术发展直接相关,现代打印技术与传统的银盐工艺最大的区别是提供丰富的材质选择。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一颗种子,它还需要滋养的土壤存在。后期制作的过程是对艺术家作品再创作的呈现,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再叙述的过程。

数码打印领域的资深人士肖雁群老师曾将作品与输出媒介的关系比喻为一场婚姻。“材质本身具有生命力的,材质输出的匹配度就像一场婚姻,一个女人嫁给不同的男人会获得不同的命运,好的输出是一场成功的婚姻。”

始创于1584年的哈内姆勒,是德国非常古老的艺术纸制造者,四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传统画家、数字艺术家以及工业企业提供品质超群的纸张。在四百多年如一日执着于对原料和品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不断调整和创新,只为实现一代代艺术家对于承载介质的终极理想。

▲ 无美颜赠品示例(由往期评图作者收到实物后拍摄)

纸张输出尺寸:A3或A4(根据作品像素上限)

赠品不含装裱

哈内姆勒官方网站:https://www·hahnemuehle·com

如果你不是玻璃心,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客观的点评,就在无忌评图里冒个泡,让我们看到吧!

参与作品投稿:

老泡菜参与方式:在《无忌评图|为作品说真话,让摄影不止于爱好!》里发送一张照片即可,编辑部会浏览作者账号名下上传的所有作品。

新人参与方式:在无忌论坛任意板块里自开一帖,将需要我们看到的作品统一发到帖子里,然后在无忌评图栏目里发送一张照片,编辑部会浏览作者的投稿帖中作品。

投稿要求:投稿作品须为本人拍摄,请注明作品名称、器材参数、作品描述,具体题材不限。

无忌评图(154)
摄影(5553)
作品(422)
评论(34)
老逗逗(6)
0
朕知道了~
2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