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新闻 > 无忌评图第117期点评回顾|什么是“摄影的角度”?

无忌评图第117期点评回顾|什么是“摄影的角度”?

色影无忌
无忌君
黄斌
2024-01-03

对这期作者“老逗逗”的作品点评mikezhuang和三哥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解读。不知名的作者能得到如此细致的赏析、批评,估计全网也就在无忌才可能了。具体的点评内容大家可以看下面的推文,再次感谢泡菜们的支持!

回到这一期的讨论的主题。这期评图关于什么是“好”的问题引起了一些反响,其中constaintin-fox提出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胡天海地评价一番,什么“有想法、有追求”啊,“对事物的把握不够准确、作品比较肤浅”啊等等诸如此类。没有一句能从摄影的角度具体针对影像进行评价:好,是为什么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这样的评价,既不能对作者进行拍摄方面的帮助,也不能普及影像的知识。戴着一顶大帽子,这不光能评论摄影。这对任何门类都可以泛泛而谈,都可以用相同的话来敷衍。到头来其实是一堆废话,任谁看了都是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意义。

我个人不同意constaintin-fox的观点。“摄影的角度”是什么角度?最初发明摄影是用来记录“真实”,反映“真实”。摄影首先是一项科技发明,是一门技术,是表达拍摄者眼中世界的工具,角度是后来的人发明的。说具体点是拍照的人和看照片的人发明的。既然前人(死人)可以从无到有发明一套角度(标准),活人为什么不能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角度(标准)呢?非得捧着死人的角度(标准)不放?

大家是否对此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到论坛来说说。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82534-1-1.html

泡菜 wenhuayanmin:

感觉这一期选得好,注重内涵与形式的结合。从这选的几张图来看,或者讲趣味性,或者有明确的主题,注重色彩、明暗、线条、点面之类的形式结合,观察敏锐,善于表达。我个人认为艺术是摄影的关键与核心。虽然业余摄影的目的是娱乐自己,但如果提升到艺术层面,我以为艺术是让人快乐的,比如音乐;其次才是让自己快乐。谈到艺术,目前我达不到,但至少我在追求,哪怕永远在追求的路上,那也是快乐的(感谢无忌君一直关注像我这样一直在路上的普通人)。有时候终点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过程。

泡菜 mikezhuang:

为了讨论“老逗逗”的作品,特地找了他自己管理的主题贴去找脉络。《表达》从2008年开贴,作者极其认真地给每幅作品配文(或标题、或散文、或诗歌、或说明),同时也把同样的认真回复给贴内摄友的图文,看得出来,作者以十足的诚意与努力在“表达”着。

路孔镇见闻|老逗逗

路孔镇见闻|老逗逗

我首先是被首贴中几张作者置顶的作品吸引,发现它们不仅图耐看,标题与配文也相得益彰,再看最近新发表的图,好像风格变化还蛮大的,正如作者自述“随着思想的演变,表达的形式似乎更在乎于影像本身,文字似乎有弱化的趋势。”不仅是文字的弱化,也有文学内涵的减弱以及视觉修辞的强调。关于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我是这么看——作者心中有文字当然是好的,摄影背后依然是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首先得视觉上自洽和丰满,文字少一些比较纯粹。

思情郎|老逗逗

思情郎|老逗逗

路孔古镇上的老汉|老逗逗

路孔古镇上的老汉|老逗逗

有感于2008年的包谷收成是特别的好|老逗逗

有感于2008年的包谷收成是特别的好|老逗逗

于是我又正序从2008年的帖子看起,边看边把有触动的图片拷贝在这里。

大人赶场忙,娃娃哭得慌!|老逗逗

大人赶场忙,娃娃哭得慌!|老逗逗

泡泡飞呀飞|老逗逗

泡泡飞呀飞|老逗逗

街拍大师布列松以“决定性瞬间”而被传颂,然而我却觉得他刚一出道时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即是巅峰,后面随着摄影哲学的明晰和丰满,反而有一种匠气弥漫期间。“老逗逗”早年间的作品有一种人情气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后面我还没看完,但最新的几页作品我觉得有技巧压过内涵的倾向。

期待|老逗逗

期待|老逗逗

翻到2012年,兴奋程度有所降低。由己度人一下,大概作者开贴前,已经在箱子底攒下一批好片了,感觉到如鲠在喉才开帖摆出来,质量必然是可以的。但是帖子既开,总要不断上片吧,于是日常记录的、维持惯性的、摸索新手法的、测试器材的照片就多起来了,敏锐的感觉在渐渐褪去,差强人意之作逐渐增多.......诚如作者感慨“摄影这玩意儿,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一路看到2023年全贴最新更新,“老逗逗”已经有点像老朋友了,他的所观所感都从历年来的图片和文字记录反映出来。

伞是怎么拿住的呢|老逗逗

伞是怎么拿住的呢|老逗逗

就记录时光而言,这所有的照片其实是一个大作品,是一种超越艺术层面的书写,承载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和记忆,它的价值,只有作者自己以及多年唱和的朋友才能评价和品味。

若是退一步,就创作而言,我比较喜欢帖子内比较早期的若干作品,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在里面,而环境也是为了那一份喜怒哀乐而存在,不多也不少。

总的来说,非常感谢“老逗逗”十余年来“摄”耕不辍,为我们奉献了这么多美好而富有生活趣味的影像。看他人的摄影作品和看电影很相似,都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增加自己不曾经历的新的体验,或让那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瞬间再感动自己一次。

堵车的交响|老逗逗

堵车的交响|老逗逗

泡菜 摄影小三:

重庆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城市,我有个重庆的摄友,对古典音乐的热爱跟我臭味相投,他给我看了他两万多片重庆的扫街,看得我眼花绕乱、跃跃欲试,去年今年我去了三趟重庆,可惜都来去匆匆,连逛一下街的时间都没有。我记得三毛最出名的片子也是重庆摄友拍的,重庆的“棒棒军”也成就了不少摄影家。

老逗逗老师也是深耕重庆,这些年来上传了六千多幅作品,其对摄影的热爱可见一斑,热爱摄影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所以也特想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和分享,老逗逗老师与前面的评图作者一样,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既然是批评栏目,我觉得应该优缺点都谈谈,优点方面mikezhuang老师已经讲了不少,我跟大家讨论一下缺点的方面。

主编和mikezhuang老师选出的图片中,应当是老逗逗老师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了,也足见老逗逗老师具有一定的创作水平,但从总体的作品来讲,还是比较参差的,一些作品的拍摄仅仅流于对表面现象的简单记录,而且对事物的把握也不够准确,这面就会导致作品比较肤浅。当然,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老逗逗老师做的已经非常不错,如果要给他一个定性的话,那就是“不上不下”,所谓“不下”,就是要比一般的“老法师”好很多,有想法、有追求,对画面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所谓“不上”,就是还不够深入,一些拍摄流于表面记录,并没有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表现形式方面,与主题的契合还缺乏更高的提练,还是停流在看到好看就拍下的状态,尚未进入理性思考的层面,在深层次说理的挖掘上还不具有意识。

随机在鸡蛋里挑几只骨头,来说明一下“不上不下”。

1、《古镇老巷拐角处》

1、《古镇老巷拐角处》

老巷和三个老人,可他们在拐角处做什么呢?作者想告诉观众什么呢?就仅仅老吗?表现老也行,那老什么呢?是老的有品味,还是贫穷、孤独、病痛,还是老当益壮?所以,人文也好街拍也好,都需要一个中心,让观众思考的着眼点。

2、《爷爷孤单着呢》

2、《爷爷孤单着呢》

老了,一个人,就是孤单吗?看着老爷爷满面红光,衣着得体,面带笑容,我怎么感觉老爷爷幸福着呢!老爷爷看着手机,说不定是在跟小孙女视频呢!哪来的孤单?所以,对事物的把握度不够准确的话,就会导致作品比较肤浅,拍下画面的动机便不成立了,会变得牵强附会。那么,作者不写标题,不讲孤单呢?那么画面便什么也不是, 一个很普通,普通到不值一拍的瞬间。

3、《婆婆和孙女》

3、《婆婆和孙女》

孙女要玩水,婆婆要满足孙女的愿望,又怕她掉进水池里,只好站在孙女后面抓住她的衣服拉住她,孙女高兴的玩起了水,可观众看到孙女高兴了吗?没有,因为看不到孙女的表情,这就使画面一般化了,虽然作者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但三张一个样,此举并没有增强内容品质和说服力,基本是徒劳的,说明作者还没能抓住表现形式的要点。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孙女的表情呢?这就是作品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问题,婆婆满足孙女的愿望,是过程,结果是孙女高兴的玩起了水,但作者没有把结果表现出来,事件没有获得充份的表现,摄影要素没有得到运用,作品的感染力便不高。如果作者站在正面拍摄,水花冲着观众喷洒过来,孙女笑容灿烂的玩着水,电影感便出来了,生活的美好便出来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便出来了。

4、《可曾记得那些难忘的日子》

4、《可曾记得那些难忘的日子》

这幅作品作者的立意和出发点很棒,让人想起寇德卡的《布拉格,瓦茨拉夫广场,1968 年 8 月 21 日》,寇德卡把戴着手表的手臂伸进画面,拍下了瓦茨拉夫广场的情景,成为经典之作。而作者这幅作品把高温的天气预报拍进了重庆城的画面,意在表现重庆的高温,遗憾的是没有表现好,缺乏表现力。一是天气预报看上去像是后期加进去的(不用管事实是不是),削弱了说服力,如何能让观众看到是实物反光,说服力便上来了,二是画面中的城市的景象似乎与高温划不了等号,这就使两者的关联性变得牵强。寇德卡拍的瓦茨拉夫广场,当时按手表的时刻应当是一个集会,可事实上画面空无一人,说明了当局召集的失败,说服力很强。那么,作者如果换一个本来会有人们劳作或日常活动的场景,这一天却不日常了,说明高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这样作品的说服力便出来了。

举这几个粟子,不是为了否定作者,事实上作者有不少很好的作品,mikezhuang老师已经讲了很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里仅仅是想通过举粟子说明一下不足的方面,或许这个评论有片面的地方,大家共挽。

第117期评图作者:老逗逗

▲ 作者精选作品一览

▲ 作者精选作品一览

本期的评图作者“老逗逗”,是一位来自重庆的资深泡菜。他一直专注于拍摄重庆,在无忌论坛常年开设一帖《重庆摄友,多拍重庆哟——人文 & 风光 & 学习园地》。在他的帖子中,不但能看到他自己拍摄的重庆,还能看到许多泡菜分享关于重庆的摄影作品,可谓是全方位将重庆这座城展现在我们眼前。

欢迎大家一起观片、思考和讨论。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老逗逗 作品

参与作品评论:

参与方法:所有论坛泡菜均可点击跳转“老逗逗”的论坛作品版块(https://forum.xitek.com/uid-293761-forumphoto.html), 观看其全部作品,对感兴趣的相关作品进行点评。

评论方式:在《无忌评图第117期|“老逗逗”作品点评征集》帖子中回帖评论内容即可。

评论内容:大家可从创作动机、创作主题、创作形式和使用设备,4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解读,让摄影不止于爱好。

无忌影像&哈内姆勒

《无忌评图》栏目已与德国哈内姆勒达成合作,每期选评作者将获赠1幅个人作品的输出权益,纸张由哈内姆勒提供,采用收藏级制作标准。

时代发展与技术发展直接相关,现代打印技术与传统的银盐工艺最大的区别是提供丰富的材质选择。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一颗种子,它还需要滋养的土壤存在。后期制作的过程是对艺术家作品再创作的呈现,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再叙述的过程。

数码打印领域的资深人士肖雁群老师曾将作品与输出媒介的关系比喻为一场婚姻。“材质本身具有生命力的,材质输出的匹配度就像一场婚姻,一个女人嫁给不同的男人会获得不同的命运,好的输出是一场成功的婚姻。”

始创于1584年的哈内姆勒,是德国非常古老的艺术纸制造者,四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传统画家、数字艺术家以及工业企业提供品质超群的纸张。在四百多年如一日执着于对原料和品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不断调整和创新,只为实现一代代艺术家对于承载介质的终极理想。

▲ 无美颜赠品示例(由往期评图作者收到实物后拍摄)

纸张输出尺寸:A3或A4(根据作品像素上限)

赠品不含装裱

哈内姆勒官方网站:https://www·hahnemuehle·com

如果你不是玻璃心,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客观的点评,就在无忌评图里冒个泡,让我们看到吧!

参与作品投稿:

老泡菜参与方式:在《无忌评图|为作品说真话,让摄影不止于爱好!》里发送一张照片即可,编辑部会浏览作者账号名下上传的所有作品。

新人参与方式:在无忌论坛任意板块里自开一帖,将需要我们看到的作品统一发到帖子里,然后在无忌评图栏目里发送一张照片,编辑部会浏览作者的投稿帖中作品。

投稿要求:投稿作品须为本人拍摄,请注明作品名称、器材参数、作品描述,具体题材不限。

无忌评图(154)
摄影(5552)
作品(422)
评论(34)
老逗逗(6)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