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徐城飞:我追求自然、真实的呈现

徐城飞:我追求自然、真实的呈现

色影无忌
Geethan
Geethan
2022-07-07

无忌影像编辑丨Geethan

国内八零一代商业摄影师的成长路线非常有代表性。他们在年轻时赶上了胶片摄影和传统纸媒最后的统治时代,他们感受过传统,经历过传统,也尊重传统,最后还要学会从传统中脱身。

商业摄影师这个职业,既要热爱摄影,又要学会和商业相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本期无忌专访,我们和出生于1983年的摄影师徐城飞聊聊。

徐城飞

商业摄影师

2010年成立上海嗨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长期与知名品牌、媒体、4A公司合作

合作品牌:飞利浦 肯德基 乐事 欧舒丹 必胜客 DQ Kpro 等

坐标上海

▲ 徐城飞作品。

▲ 徐城飞作品。

- 01 -

从传统中成长的多面手

G:很高兴您接受无忌的采访。栏目传统,先聊聊您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小时候的爱好。

X:我出生在上海的郊区,父母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和艺术相关的背景。但他们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我影响很大。我自己从小就很喜欢画画,从幼儿园开始就去参加各种画画比赛。

我舅舅在上海大学里当老师,他的眼光比我的父母要长远一些。那时候他就跟我母亲说,送你家小孩去鲁美吧(笑)。

我真正开始接受正统的美术学习是从高中开始。学校的美术老师吴老师当时在学校开班授课,我就一直跟着学,进步也很快,他是我的伯乐,让我坚定了对美学的热爱甚至是痴迷。经过努力,我考上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专业。

G:整个过程中,父母对您的选择持什么态度?

X:从小到大,他们都非常尊重我的意见。至今为止我都非常感谢他们,没有对我做任何的限制。我舅舅相对有远见一些,但在我报考摄影专业时,他还是对我父母说,摄影是有钱人家玩的,他其实也不知道摄影作为专业,出来以后可以有什么好的发展。

G:2000年左右,当时社会对摄影普遍的观念就是这样。

X:对。虽然父母当时也对此抱怀疑态度,但是我自己很坚持,他们也听我的了。

▲ kfc拍摄。

▲ kfc拍摄。

​G:我也采访过一些从事摄影教育的老师,据我了解国内的摄影教育分为两支:一支是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实用派,以培养商业摄影师为目的,更接地气;一支是以高等学府为代表的学院派,更多涉足艺术摄影领域。

X:当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全上海的综合类大学里唯一有摄影专业的学校,系里的任课老师,包括系主任,都是学校从日本请回来的。

我们的广告摄影老师在日本的广告公司做了很多年,他回国后在上海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很多日本品牌的手机、小家电都是他拍的。有时他会提供实习机会,让我们去给他做摄影助理。

系里还有一个教人像的老师,是当时国内权威机构评选出的国内十大人像摄影师,他在广州的广告公司里做商业摄影,后来也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也会挑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去到他的工作室里实践。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当时他拍摄一个家纺品牌,拍的明星是关之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明星的拍摄现场。

那个时候,那位老师都是使用4x5的大画幅拍摄,一个片夹里正反两张底片,拍完两张后要把底片拉出来,再换两张底片。

G:可想而知,非常麻烦。

X:对,但他用来拍人,速度非常快,根本不需要明星在那里等。那时他会给我们看一些他拍过的底片,是正片,可以直接看到颜色,用放大镜看。他拍的原片就非常好看,不像我们现在,ps一大堆后期。在学校的学习,不止是学到理论,还有很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打开了眼界。从大学的时候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观察。我不停地走路,从早到晚走几十公里,一天可能只拍三卷胶片,主要是观察这个世界。

▲ 必胜客拍摄。

▲ 必胜客拍摄。

G:那个时候开始,就有毕业后去做商业摄影的打算了吗?

X:其实没有。那时我最喜欢的是新闻摄影,拍一个专题,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直到今天,商业摄影对我来说可能只是谋生的方式,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喜欢拍摄一些能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照片。

G:2004年大学毕业,您进入德国鲍尔传媒集团担任摄影师,直到2010年。当时是什么机缘?

X:鲍尔的摄影总监是我同专业的学长,当时他们公司招摄影助理,他就拜托我们老师,问我们这一届里有没有比较好的推荐。

我们班有24个人,其中19个女生,5个男生,到最后,做商业摄影的没几个。

G:这是为什么?

X:可能摄影师在当时的需求量没有这么大,而且做商业摄影特别辛苦。

▲ Kpro拍摄。

▲ Kpro拍摄。

G:这6年时间,您都做了些什么?

X:刚进去就是给当时的师父当摄影助理。鲍尔做的是综合类杂志,涵盖了时尚类的服装片、人像美妆片,还有产品类、采访类和食品类的片子,内容非常多,这些我都拍过。

鲍尔是外企,他们在德国的总部有自己完整的摄影师团队,到了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团队,我们叫“in house”。

G:真是美好的年代啊。现在杂志很少了,能养自己摄影师团队的杂志几乎没有了。在杂志的这几年,您感触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X:是我师父对我的影响。他对我最大的影响倒不是摄影技术,而是对摄影这件事的热爱。他从小就喜欢拍照,一直拍到今天,每年都要去新疆或着其他地方拍摄。最近疫情,他也在拍一些人文类的专题。这点我很感动,一直能对摄影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 Kpro拍摄。

▲ Kpro拍摄。

G:2010年,您跳出鲍尔,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当时出于什么原因?

​X:在鲍尔,借助和媒体的合作,经常能拍到很多大牌的明星。我那时候太年轻,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好好去珍惜那段时间,有点浪费了。我在鲍尔很快就能独立拍摄,对我的摄影技术提升有限。不像今天有各种网络资源可以学习,那个年代要么从学校出来,要么跟一个师父,学到的东西比较局限。

当开始自己单干以后,接触的多了,眼界、技术都得到了更多的提高。

G:又是外企,又能拍明星,又能自己独立工作,这个状态听起来很不错了,当时哪根筋搭错了?

X:确实,当时迟到早退什么的,也没有关系(笑)。可能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骨子里就不想平平淡淡地上班。我当时也了解到公司外面的很多摄影圈子,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只井底之蛙,应该跳出舒适圈去看看。

▲ kfc拍摄。

▲ kfc拍摄。

G:看到了外面很多拍得更好的摄影师,被刺激到了。

X:可以这么说。我那时一心想做时尚摄影,关注了很多主流杂志的主流摄影师。北京有一个摄影师叫陈准,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觉得他特别厉害,照片里非常有想法,视觉的冲击力也很强,他的很多照片过了十几年,依然印象深刻。

G:鲍尔的这段时期,对您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X:从现在来看,当时拍摄的门类非常庞杂,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是我的劣势,不会完全精于一门。但是商业摄影本身发展到今天,这反而变成了一个优势。现在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快餐化,也越来越需要多面手。

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客户既要拍摄人物,又要拍摄静物;既要拍摄照片,又要拍摄小视频,而这些我正好都可胜任。

▲ 多力多滋拍摄。

▲ 多力多滋拍摄。

- 02 -

只专注于摄影的摄影师

​G:2010年至今,您的工作室已经做了12年。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X:刚成立工作室时,我真的是把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我遇到一个小我一届的学弟,他说他在弄工作室,让我和他一起做,还能帮他分担一些房租。我答应了,在那里搭出了我的第一个影棚,虽然简陋了一些。我开始时没有固定的助理,都是临时去找。客户也是杂志社时积累下来的。

我这人本身的性格不会主动去找客户,十几年了都是这样,都是客户过来找我。我不太会做生意,不会主动营销自己。

▲ 飞利浦电动牙刷拍摄。

▲ 飞利浦电动牙刷拍摄。

​G:一开始都接什么样的活儿?

X:一开始给一些小的生活杂志长期拍摄,整本杂志我都会拍,拍摄类别和在鲍尔时候差不多,只是明星从一线变成了二三线。当时这是一个每月的固定收入。一开始都是杂活,广告比较少,杂志、汽车活动比较多。

一路走来,我的运气其实特别好,我的心态也好,总能碰到很多贵人。当时某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总监也是我校友,而且她家就住在我家楼对面,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就很巧。她把当时他们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都交给我拍,我靠这些活儿已经比上班赚得多了。

我在鲍尔时曾接手了里面的一本杂志叫《美食堂》,因而我拍食物拍得非常多。一天要拍四、五道菜,一周拍五天,一年多都是这样。这就导致我现在50%的业务都会美食相关。

G:目前工作室的客户来源,除了美食占到一半,其他的比例呢?

X:20%是商业人物广告,比如一个电饭煲的广告,有人物在里面;20%是化妆品;还有10%的小商品,比如剃须刀、空气炸锅啥的。

▲ 飞利浦-漫威联名款剃须刀。

▲ 飞利浦-漫威联名款剃须刀。

G:工作室的业务是直接和广告公司对接吗?

X:不是。客户先找到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再找到制片公司,制片公司最后找到我们。所以我们一直调侃自己,说我们不是乙方,是甲乙丙丁的丁方。

G:广州那边的很多商业摄影师似乎不是这样,没有制片公司这个中间环节。

X:地域差异吧,上海这边是这样。广告公司出方案,方案出来后需要找人去执行。方案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场地、演员、服化道等等很多细节。制片公司会负责统筹这些东西,摄影师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摄影师会向制片公司提要求,包括需要什么样的灯光、拍摄器材,助理要几个人,然后到了拍摄这一天,摄影师自己过去就好了。这是上海这边延续了很长时间的一种操作模式。

我分析过为什么是这样的模式:上海各个领域比如摄影、修图、造型师等比较优秀的人才都不是在一个公司,这样如果要找到合适的人就需要制片公司这样的一个媒介去整合合适的资源;还有一个原因是上海的市场里会有很多国外的资源,这些国外的摄影师、造型师等在中国可能只是一段时间,或者是有了工作才过来,所以需要制片这个角色去整合资源。

▲ 飞利浦剃须刀(人物)拍摄。

▲ 飞利浦剃须刀(人物)拍摄。

​G:您的团队现在有几个人?

X:我们团队人员数量一直只保持在个位数,因为我们团队只专注于做摄影本身,其他事情会和更专业的团队来合作。

疫情当下,经济不景气,这一行真的比较困难。有团队、有影棚的摄影师成本压力就会比较大,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也是一个优势。

▲ 法拉利拍摄。

▲ 法拉利拍摄。

​G:面对竞争,您觉得您自身的优势是什么?

X:我觉得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吧。因为我一路走来的这几年,正好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候,商业摄影方面,不管是对图片的需求,还是摄影器材的更新,变化都非常大。我既能保持传统的严谨,也能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

G:如果只靠专心做一件事也能活得不错,这是一种本事,也是一种幸福吧。

X:商业摄影发展到今天,很多做事的方法和以前完全不同。由于电商的发展,各种平台都需要图片,现在客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图片质量的要求也会有很多不一样。

十年前,一天我只会拍一张或两张kv(主视觉),现在因为需求量的变大,用途变得更广,为了增加效率,有时候我要负责几个机位。图片除了主要的kv以外,还要拍摄很多放在线上使用的,比如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等,有时候还要拍摄一些小视频,一天的工作时间往往能到15-20小时。

▲ Charlotte Tilbury拍摄。

▲ Charlotte Tilbury拍摄。

​以前的工作节奏下,每张图可以慢慢去打磨。现在的量大了,有利也有弊,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度难免会有所下降,这样子只能在心理和身体上不断提高自己,来适应更高强度的工作。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我其实很喜欢用4x5的机器。一些专业的国际广告公司需要我用4x5的座机加数码后背去拍。座机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控制景深和形变,唯一的缺点就是便携性。

但最近几年,有一次在我用的时候,制片公司他们居然都不认识这个机器。我听到他们的人和另一个工作人员说,“这个摄影师挺会装13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很多以前的东西可能确实不适合现在的这样快节奏拍摄了。

G:我如果是客户,我肯定不希望片子越来越丑,但整体的趋势确实在质量上是下降的。

X:也不是这么理解。客户对自己产品的熟悉程度、对图片需求的了解是我们比不上的。只能说不同的时代对商业摄影的要求有所不同,不同的图片用途对拍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只能说更加多元化了。

​▲ 宝诗龙珠宝拍摄。

​▲ 宝诗龙珠宝拍摄。

G:说到标准这个问题。您对工作的理念是什么?

X:我对商业摄影的总体追求是比较自然、真实的呈现。这里举个例子,挺有意思。现在的很多平面摄影会被三维建模所取代。早些年做三维的人还不多,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有一点特别可笑,就是他们在做建模时,为了追求真实性,会故意往里面加入一些瑕疵。所谓的瑕疵,比如化妆品的瓶子,会故意把光做得没那么平整。

但一旦反过来,我们做平面摄影,客户又会要求我们尽量去避免瑕疵,有时的一些要求甚至是反物理学的。

G:我觉得这就是人的天性了,面对假的东西,会希望它尽可能地真实,而缺陷能带给人真实感;面对真实的东西,又希望它尽可能地完美无瑕。据我了解,段位越高的公司,越是追求自然之美。

X:是的。说到底就是审美的问题。我们的专业学那么多年,学的就是审美。我喜欢和比较资深的制作公司、4A公司合作,我和他们的想法往往能在一条线上,他们会用自己的专业性去说服客户。

▲ UJ首饰拍摄。

▲ UJ首饰拍摄。

对我来说,我关注的是图片的美感,是否真实、自然;而客户更多会关注自己的产品细节,有时候这就是会产生矛盾的地方。

我前些天拍了一个片子,是礼盒上面点一根丝带。这根丝带打了一个蝴蝶结,有褶皱,但褶皱上面又有logo,有金色的烫字。因为褶皱,logo肯定会有明暗的交错,不可能从头到位都是金灿灿平整的。

客户的要求是什么呢?他们需要整个logo都是完整无瑕疵的。我当时一下就愣住了,我会去和他解释原因,也会向他提出我的建议。如果客户坚持,我就按客户的来,但我的底线是留存一个自己认可的版本。

▲ UJ首饰拍摄。

▲ UJ首饰拍摄。

- 03 -

“我看重的,是契约精神和理念相投。”

G:您平时是怎样的工作状态?

X:如果第二天有拍摄任务,我头天晚上肯定是睡不好的,让自己保持紧绷状态,这样子更能用清醒的思路去工作,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子。

这十几年来,我迟到的次数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几乎每次都要提前一小时到半小时到达拍摄现场。因为只有在现场,我的心才能定下来。

每次拍完一组片子,我就会一直琢磨,灯光真的打好了吗?有没有更好的拍摄角度?即便客户已经认可了,我依然会如此。

我有挺强的危机感,会保持一个不停的学习状态。之前我去参加胡黎明老师的课,他都这把年纪了,用修图软件用得比我们还熟练,他对摄影的热情打动了我。

七月份在上海,有个摄影师开课,我也准备去学习一下。有人说你也是资深摄影师,为啥要去?我觉得哪怕我看到一两点跟我不一样的地方,我就是有收获的。

▲ Betty Barclay拍摄。

▲ Betty Barclay拍摄。

​G: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性格?

X:我接触到的很多摄影师,他们的气场都很强大。相对来说,我的性格比较慢热,不会主动去和不熟悉的人交流。

有些人给我贴的标签是“不大说话”,“不大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意见是有的,但商业摄影这一行,从客户,到广告公司,画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反复修改、讨论、确认过的东西,最后到我这里,我会在一些细节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用自己的专业去完善图片,但绝不是话多的人。

G:您在选择合作伙伴,或是招聘助理时,看重他们身上的什么特质?

X:首先,诚信是最重要的。人家说上海人比较有契约精神,这话是有道理的。要有责任心,虽然商业摄影就是赚钱,但如果一天到晚只想着怎么赚钱,也没什么意思。

其次,尽量去和与自己理念差不多的客户合作,我们有共鸣,有共同的目标。如果理念相差太多,工作起来就没什么激情和创造力。

▲ 天梭手表拍摄。

▲ 天梭手表拍摄。

​G:40岁之后,您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X:我快40岁了,年纪慢慢也大了,以后会更多去接一些自己喜欢的片子。现在我比原来成熟很多,以后会更多去尝试不同领域的摄影,使自己更完善。

50岁以后,我可能会把摄影器材全都装到车上,去到乡下里,免费帮一些老人拍一些肖像照。我想做一些类似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G: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end-

采访 编辑 | Geethan

图片提供 | 徐城飞

无忌专访(26)
无忌影像对话栏目(9)
徐城飞(1)
商业摄影(457)
美食摄影(52)
产品摄影(5)
人像摄影(1240)
时尚摄影(447)
19
朕知道了~
11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