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无忌专访当代摄影大师罗杰·拜伦

无忌专访当代摄影大师罗杰·拜伦

无忌专稿
迦沐梓 董小米
Hardin
2013-09-24

2013第十三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跻身当代最优秀摄影家行列的罗杰·拜伦先生亲临平遥大展,在柴油机厂A4展区向中国观众展示自己从200张照片中精心挑选的40张作品。而拜伦自己也成为了此次大展的最大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9月20日,众多观众和媒体云集A4展区,参加罗杰·拜伦的现场讲解,而艺术家本人也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带来了自己的创作理念,风格的演变,以及每张作品背后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无忌有幸采访到了艺术家本人,面对面的交流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已经走过50年拍摄旅程的摄影家:他声音低沉,眼光深邃,气质宁静而悠远,深思时喜欢双手合十望向远方,给人以若即若离之感,让人印象深刻。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这位优秀摄影家的独到见解和对摄影的深层次理解与探讨。

讲解现场

讲解现场

色影无忌:您的母亲是马格南图片社的编辑,她应该对您影响很大吧?

的确,影响很大。我那时候是个孩子,那段经历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摄影,我母亲的很多朋友都会到我们家里去做客。因此虽然当时我还是个小男孩,但有机会看到很多照片和画册。这些人都是六十年代世界上最重要的摄影师,还有最顶级的摄影记者,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现在我的艺术摄影创作。

色影无忌:受您母亲影响,您从很小就开始拍照片,为什么后来选择了学习心理学和矿物经济学?

我本人其实对这两个学科都没有什么兴趣,但我选择心理学是因为我希望找到一个了解自我的方式,后来我遇到了一个搞地质的教授,他的工作在户外进行。我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待着,我喜欢户外的工作,所以我就开始在野外探寻矿物,这样我从事这个职业大概有三十年的时间,但同时我也在拍照,因此我可以把这两个事情一起来做。我最初拍的两本画册都是在南非乡村拍摄的,关于乡村的题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1982年有一本,1984年之前都是在乡村拍摄的,因为我把地质和摄影结合在一起,而在1994年之后呢,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约翰内斯堡拍摄的,

色影无忌:那您是否运用心理学的内容来组织您的作品?

我是在四十年前学习的心理学,以后也就没有在读,但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不同的事情,遇到不同的人,所以我每天都会去研究,虽然我不太读心理学的书,但是我有心理学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我的天性吧,对人的心理的感受。我有两个孩子,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喜欢心理学,一个偏向于生理行动方面,可能来自我的天性吧。

 歧义性是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影无忌:您只拍摄黑白照片,这是为什么呢?

没错,我从来不拍彩色的,也不感兴趣。不能把我的创作方式和黑白摄影分隔开来单独审视。我喜欢黑白摄影是因为这样更抽象,低现实感(minimo realistic),不刻意尝试捕捉现实。这是两种拍摄方式,照片是一种媒介,我用它来阐释我所看到的世界。而彩色摄影企图告诉你这是你所看到的世界,但是黑白照片就不会。

色影无忌:您的作品不仅保留了纪实摄影的特点,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地表达自己的理念,我可以这样说吗:您在保持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的平衡?

对,这点你说对了,我的照片并不是直接了当的用纪实摄影或是艺术摄影,两者之间很模糊,歧义性(ambiguity)在我的作品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我的作品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意义的含混不清:什么是我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

艺术形式的融合让摄影更强大

色影无忌:可以看到,您的作品中借鉴了绘画雕塑的元素,那您今后有打算从事一些绘画和雕塑的创作吗?

我不这么看,我通过摄影去使用绘画和雕塑,我可以通过这些让我的作品更强大,这样的拍摄也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将它们结合起来,那我可以做的更多,我可以将雕塑绘画的特点移植到摄影中,这就是我做的,单独做也可以,但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色影无忌:您认为摄影的优势是什么?是什么让摄影更强大?

我认为是摄影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真实,而雕塑和绘画能够表达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可以相结合。但是探讨真实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真实意味着什么,这就要涉及西方的哲学问题了,我解决不了,任何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假的。当我们讨论摄影的真实性的话,讨论的是你自身之外的存在,照片之外的存在,但还是那句话,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色影无忌:我发现你的照片好像跟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相关,还有一些几何图形,你好像挺感兴趣,您真的认为这些几何图形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吗?

这些几何图形其实就是一些符号,它们代表了我内心的一种东西,同时,因为出自我的内心,他也传递出一些与我相关的内容。每一个都是非常非常独特的,但同时,每一个符号都与自然界一些非常独特的事物相关,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些几何图形,都有一些符号,这些人看到这些符号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联想,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它既是我的一部分,它也可能是观看者的一部分,就像你看到太阳一样,有些人会联想到这些,有些人会联想到那些,每个人的联想都会是相近相通的。

色影无忌:在您的作品里看到最多是线和涂鸦,为什么您那么中意这两种元素呢?

其实我并不是想表现涂鸦的这些方面,更多的是想表现没落,腐败,陈旧以及变化中的东西,至于说电线,一共有两个含义,当一个人看到这些电线,他需要理解电线这个意象背后的双重机制。一个是从形式上来讲可以看做是一种联系,从照片中的这个部分联系到其他部分,电线几乎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内容意义上的,取决于照片内容中蕴藏的隐喻。如何理解这些线,如何解释,如何去解释我用这种方式去表现作品。我对这些问题其实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解答的,因为有很多抽象的意义在里面,比如说看咱们背后有电线,那边也有,还有这个手机,手机在空间中也能形成线条,虽然是不可见的,但如何解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现象,因为线条这种东西哪都有,那么解释的意义就是不同层面的,如果只有单一的解释,那就不叫艺术了。

生命中的阴暗面不可回避

影无忌:那您总是选择在密闭的空间中拍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环境?

第一,空间本身就是那样。第二,我也没法解释。第三,如果这些图片让你感到不舒服,那就对了,那说明照片本身在影响你。

色影无忌:刚才您也提到您的作品给人一种损毁破败的感觉,那很多人会将您的作品与生与死,神秘深邃联系在一起,那么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呢?

我想要表达的是人们的基本情感,也就是人们都会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这种环境,我想要引发观看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基本的画面是沉闷,黑暗,阴郁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要素,也扮演着生活中很重要的角色,有些人会找到相同的情感,而另外一些人会回避这种情感,那他们也在回避自己的处境,但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抗拒的,这就是我想表达的。

色影无忌:安德烈·布勒东提出了“痉挛之美”这个美学概念,很多人也将您的作品归于这个范畴,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我只接触过一点。我最好的照片其实会给你一种震撼,这种感觉很快,让你有一种触动,这种影响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所“痉挛”这个词很贴合这种感觉,但“美”这个概念还是很难解释的,有的作品很美,有的作品却没什么美感,对于我而言,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观众一种痉挛的感觉,“痉挛”(convulsion)这个词在英文里指的是一种强烈的震动,能触及到你的内心,因此我觉得这个词比较有意思。

色影无忌:黛安·阿勃丝说她从那些边缘人物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人格的高贵,那您从您的拍摄对象上看到了什么?

在2000年之前我一直在拍一些边缘化的人,我拍这些人的目的是在质疑什么是正常的,我觉得我所拍摄的肖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是别人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可能不会采用这些方法,而我在拍摄我的拍摄对象的时候,我想要表态的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可能不会关注这些。

色影无忌:谢谢您。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