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白尚仁:导演现实的导演

白尚仁:导演现实的导演

无忌原创
王江
王江
2010-10-14

编者按:

        初次看到白尚仁(San Bartolomé)的作品感觉有些“做作”,画面带有很强的舞台效果,色彩的对比强烈到有些不真实。但是仔细去观看画面的细节,才明白被摄者来自怎样的一种环境。2008年奥运会期间如果你曾经走过北京的城乡结合部,就会看到一些显得有些凋敝的民宅被不留情面的遮蔽在一道道新砌的灰色砖墙中,那样的场景显得无奈又很荒谬。曾任法国驻华※※文化专员的白尚仁的作品《北京仲夏夜之梦》就取材于北京十八里店附近被遮蔽的民居环境中,他把镜头对准了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以近似舞台的效果让他们在画面中出演自己的角色。也许是文化背景的不同,白尚仁选择了一种乐观的、轻松的视角去拍摄这样一个有些荒唐的场景,他没有像中国摄影师一样带有“匕首和投枪”的犀利批判态度去工作。这样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件我们原来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去表现它。下边来听听白尚仁自己怎样说。

 

 

法国摄影师 白尚仁

 

 

白尚仁接受色影无忌的专访  摄影/裴钰

 

我喜欢中国的原因就是各地有完全不同的风情。

 

  色影无忌:你作为文化专员在中国生活了多久?为何会选择来中国?

  白尚仁:我在中国工作了6年。很早之前我曾在韩国策划一些活动,后来我就想为何不留在亚洲呢?大概在1992-1993年左右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关于东西方音乐和舞蹈交流的活动,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到亚洲来。我曾经考察过很多的亚洲的民间歌舞表演,包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当然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因为中国太大了,有那么多不一样的文化,从蒙古到云南再到福建,各种文化非常的不一样。再到后来的我就开始运作中法文化交流年,还参加了最初几届的平遥摄影节,还有2005年的广州摄影双年展。那时我在广东美术馆见到了当时的馆长王璜生,我对他的印象非常好,我这次来北京还同他谈了很多关于美术馆建设的想法。2008年的时候我受邀拍摄北京奥运会,我的这组作品《北京仲夏夜之梦》就是在奥运会期间拍摄的。

 

  色影无忌:我很好奇你的中文名字是怎么来的,“白尚仁”听起来非常的中国。

  白尚仁:是啊,很多人都说我有个很好听的中国名字,从它的意思上讲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这个名字是1993年的时候一个负责外交事务的中国朋友帮我起的。他的名字我忘了,但是记得他是一个将军的儿子。

 

  色影无忌: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期间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尚仁:哈,我在中国总会有人问我“中国哪里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个城市”等等。但是这些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一样,而且中国有那么多不同的民族。我有次从普陀山回来,路上转乘中巴车,我记得在小小的中巴车上还有个女人带着新鲜的活鱼和鸭子什么的跟我们挤在一起,那真是很奇妙的体验。我在中国遇到的人都非常非常的友好,我对中国有很美好的记忆。我喜欢中国的原因就是各地有完全不同的风情。

 

 

白尚仁的展览现场  摄影/王江

 

对我来说情感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事情

 

 

  色影无忌:你的兴趣似乎的非常的广泛,包括音乐、舞蹈、电影、歌剧当然还有摄影。

  白尚仁:是的,我对拍电影和排演歌剧都很有兴趣,我非常喜欢布置舞台灯光。但是由于过去在※※工作了太久一直都很忙,没有时间来照顾那么多的兴趣,于是我现在把兴趣集中在摄影和拍短片上。我现在还想学习用电脑来制作虚幻的图像艺术,你可以用电脑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就像中国的摄影师迟鹏那样。

 

  色影无忌:你是如何理解音乐、舞蹈、电影、歌剧同摄影之间的关系的呢?

  白尚仁:音乐可以给你很多创造力,它会改变你的感觉,你经常可以把影像和音乐混合在一起。歌剧是可以感动人的,所以有很多中国人很喜欢意大利歌剧,意大利离中国那么远,但是意大利歌剧还是会打动中国的观众。在剧场里你可以调动演员,可以设计不同的灯光和舞台效果,在那样一个空间里来讲述人和人之间的故事。但是无论什么艺术形式,你都要保持有情感在里边,所以对我来说情感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些艺术只是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内部的感情不能打动人就算不上好的艺术。

 

  色影无忌:从你的图片中可以看出你似乎把一些戏剧的、舞台的效果也用到了摄影里。

  白尚仁:是的,有很多人这样说。我图片创作的过程更像是个导演的过程,我的图片看起来像纪实摄影但其实不是。我把很多元素放在画面中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出我的感情,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也是令人激动的。

 

  色影无忌:你是否并不在乎真实的现实是什么样的,而是更在意表现自己的感觉?

  白尚仁:我还是很在意现实的。不管是导演一出关于孤独还是关于权利的戏剧,基础还是来自现实。我处理画面颜色、阴影之类的画面元素并没有改变现实中应有的样子,相反是为了对现实的表达更强烈些。正是因为我对现实有很强的兴趣,所以才会在画面中去加强那些颜色。我竭尽所能的表达现实,让观众进入我的世界。我的作品中有人物、生活场景等等很多元素,如果我的作品以记者或是纪实摄影师那样拍下来,人们会把视线穿过月亮门去探究那个门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我更想让人把目光停留在门口,让人聚焦在这里的剧情,我的舞台在这里。所以我在重点的人物以及背景上使用了灯光,这可以让人把目光集中在这里。

 

  色影无忌:就是说你阻止了观众的目光再向内延伸,用加强某些画面元素的方式使人的目光停留在画面前方发生的故事上。

  白尚仁:对,就是这样。所以我并没有改变现实,没有在画面中添加或是删减什么物体,我只是让被摄者更集中在那里。

 

  色影无忌:很多中国的摄影师也拍了这样的题材,但是多数出于讽刺的视角,因为在奥运期间建这样一道“遮丑”的墙其实是件挺荒谬的事情。但是你作品的主题却选择了莎士比亚著名的轻喜剧《仲夏夜之梦》,你为何会从这样的出发点去拍呢?

  白尚仁:在莎翁那个剧的结尾,讲到很多平凡的普通人最后成就了大事,这和住在我所拍的那一区域的人感觉很像。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总是被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所感动,他们的生老病死会更多的触动我。

 

 

白尚仁展览现场  摄影/王江

 

 

现在他们很多人我都还可以叫出名字来

 

  色影无忌:你是如何发现这样一处“风景”的呢?

  白尚仁:时间大概是在08年4月份,我有次打车偶然经过那里,我就想“这是一个拍摄肖像的好地方啊”。于是后来从5月到7月间我好多次回到那里,先是在附近的小饭店里吃饭,然后试着和周围的人交流,因为去的次数多了那里的人大都认识我了,现在很多人我都还可以叫出名字来。正式开始拍摄就是在08年8月奥运会进行期间,那段时间的天气可以让人很放松,居民表现的也很休闲。

 

  色影无忌:你们现在还在和那些被摄者保持联系吗?

  白尚仁:有些还在联系,但是有些人在我们拍完不久就搬走了。这里有个故事,在我作品中有个在香烟店门口的女孩,我发现她的面孔特别有戏剧感,我觉得她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她非常聪明,懂得如何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感情。我后来还写了一个以那个环境为题材的剧本,我想让她来出演,可惜她三岁的小孩子生病住院,只好放弃了,最后我们找了一个专业演员来演的。

 

 

香烟店女孩  摄影/白尚仁

 

  色影无忌:你在拍这组照片的同时也在拍短片?

  白尚仁:对,在10月份的时候我拍完了那个短片,照片是在8月拍的,电影是在10月完成。我去年还回到北京又继续拍我没有完成的计划,我拍电影和照片是同时进行的,电影在白天拍,图片是在夜间拍。

 

  色影无忌:一部什么样情节的电影?为何选择在白天拍?

  白尚仁:是一部35分钟左右的的短片,是关于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三个都是住在十八里店(北京地名 编者注)。故事讲了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交错和感情纠葛。选择白天拍摄短片是因为北京是个发展迅速的城市,有鸟巢、水立方、还有央视新址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混合在古老的城市里,所以我的短片选择在白天拍是为了给欧洲的观众看到真实的、当下的北京。

 

  色影无忌:照片中你选择这些被摄者还有导演他们做各种动作的原因是什么?

  白尚仁:我选择这些居民和动作还是比较随机的,他们日常的那种状态就很打动我,我就会告诉他“请你保持刚才那个动作”,还有些动作是出于构图上的考虑。

 

  色影无忌:拍摄时你用了很多人工光源吗?

  白尚仁:没有很多,主要的光源还是路灯。路灯照射在外墙上会呈现出暖调的黄颜色,而很多商店里边的灯光则呈现出冷调的蓝色。我只是用人工光源和发光板去打亮主角的脸部,我希望让这些细节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白尚仁展览现场  摄影/王江

 

夜晚的光线的会让人把目光聚焦在某些人或物上边

 

  色影无忌:我发现包括你之前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夜间拍摄的,“夜”对你来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白尚仁:我之前也经常在白天拍摄的,但是后来做文化专员以后白天就变得很忙,所以只好在夜间拍照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非常喜欢数码相机在夜晚所表现出的效果,图片会形成特别奇妙的氛围。白天的光线很平均让人的视线没有焦点,但是到了晚上由于光线的原因会让人把目光聚焦在某些人或物上边。

 

  色影无忌:你之前的作品里有一些运用了中国的元素,并且拍得很图案,看起来有点中国画的感觉。

  白尚仁:是的,我大概7岁的时候就看到过一些设计是有很强烈中国或是日本的风格,那些图案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可能对我成年以后的拍摄有些影响吧。法国在印象派时期的艺术家比如莫奈、梵·高等人的绘画就受到一些东方文化的影响。所以这很有趣,我们中法之间的文化在互相影响与渗透。

 

  

          白尚仁(San Bartolomé)个人简历

 

  1950年出生,有西班牙,有意大利、德国血统。

  1973年,第一部剧情片在法国现代艺术双年展展映。

  1974年,导演电影《阿丽亚娜》,演员为伊莎贝拉·阿佳妮(法国著名女演员),编剧为欧也妮·约奈斯库Eugene Ionesco(荒诞派戏剧家,代表作《秃头歌女》)。

  1975年他为让·路易·皮罗特(JL Barrault)改编的尼采名著《扎拉图斯拉如是说》在奥赛剧场创造了同时投射在七个银幕上的映像。

  1976年,他担任皮埃尔·卡丹艺术中心任“萨拉·伯恩哈特展”(Sarah Bernhardt)的艺术总监。

  1978-1987年 :电视剧、电视电影、电视节目导演。

  1983年与朗贝尔·维尔逊(Lambert Wilson)一起拍摄了电影《放弃》(Abandons)。

  1984年:为皮埃尔·卡丹艺术中心创立并领导了一个新的国际舞蹈艺术节。

  1980-1989年:维松拉罗曼艺术节艺术总监,上演多部歌剧,包括在纽约和波士顿的亨格尔和伊贝特(Tristan et Iseult)。

  1989-1998年,《亚洲与西方》舞蹈音乐艺术节主席。

  1990-1996年:在汉城韩国国家剧院指导上演了多部歌剧。

  1998年:第一个摄影展览《睡美人》在巴黎中国之家举办。

  1999年:摄影展览在法国南特FNAC画廊,新加坡法国联盟画廊举行。

  2000年:《睡美人》摄影展在丹麦Aarhus艺术节展出。

  2003年:《听者》展览在北京艺术中心展出。

  2004年: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摄影展。

  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期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展。

  2003-2008年:法国驻华※※文化专业以及中国文化交流艺术节主席。

  2010年: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文学骑士勋章,文化部长密特朗为其授勋。

  官方网站: www·sanbartolome·fr

平遥摄影节(71)
十周年(38)
摄影(5549)
平遥(112)
白尚仁(4)
月亮门(4)
导演(11)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