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冬瓜、乔崎:用镜头抒写白族影像志

冬瓜、乔崎:用镜头抒写白族影像志

无忌原创
王江
王江
2010-08-10

 

影展在大理南城门外的巨幅海报  摄影/王江

 

  在云南的摄影圈子里,说徐晋燕可能知道的人少,但是如果说冬瓜,人们大多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噢,是他啊”。这位以拍摄包括茶马古道在内等云南交通状况而出名的摄影家,在云南摄影圈子中有着极好的人缘,这都缘于他的古道热肠,各种大小的活动他都会帮着张罗,各种新老的朋友都跟他在酒局上一见如故。冬瓜好酒在圈里是出了名的,可是在今年的大理国际影会上他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滴酒未沾,到底是什么状况能把精力旺盛的他身体累垮?原来他又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帮着忙活了大理州政府的一个项目——《中国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志》。在2010大理国际影会上,这个项目正式与大家见面,在大理古城南门的城墙下这些巨幅的作品吸引了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前来参观。作为白族最大的聚居地,大理州政府运作的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对整个今日白族的状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样一个浩大的影像工程是如何筹备的呢?运作的思路是怎样的?期间又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在现场,作为该项目艺术指导的冬瓜,以及两位摄影师之一的乔崎接受了色影无忌的专访。

 

展览现场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从上届大理影会结束到今年影会开始,这一年之中你全在为这个项目忙吗?

  冬瓜:是的,这一年全在忙活这个了,最远跑到了黑龙江。

  色影无忌:也就是说不只是限于云南地区的白族,只要中国有白族的村落都拍到

  冬瓜:对的

  色影无忌:那在过去的一年里把中国所有的白族村落都跑遍了?

  冬瓜:对,主要是通过各地的民委进行调查,所谓村落是指相对比较集中的白族聚集地。

  色影无忌:那这次拍的很全面了

  冬瓜:云南境内是没有拍全,但是像外省比如黑龙江可能只有一个白族村落,大概是清朝时候过去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新的白族移民,比如西藏,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白族人过去,因为他们有做铜器银器的手艺就在当地扎下根来,然后渐渐形成白族村落。所以各种意义上的白族村落我们都做了一个梳理。

 

州领导前来参观现场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是如何决定要做的呢?

  冬瓜:这个主要是大理州委刘书记牵头开始的一个项目,刘书记本身是很懂摄影的,他知道应该用摄影来做什么事,摄影不应该仅仅当做一种艺术品或是装饰品,它的记录功能是个不得了的功能,应该用摄影来做一种影像志,州里做这个事情是有很大投入的,也请了很多老一辈的摄影家给做指导,历时一年左右,走了几万里路,拍了加起来有上万件作品。

  色影无忌:方不方便透露,整个项目大概耗资多少?

  冬瓜:至少120万以上吧。

  色影无忌: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就是由赵渝和乔崎两位摄影师完成的吗?

  冬瓜:对,因为刘书记对品质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所有的片子都要用4*5底片拍摄,正好在大理这两位摄影师在这块掌握的比较好。虽然只有两名摄影师,但是这个项目其实属于是集体创作,有人负责调研、有人负责踩点、有人负责组织与协调,所以不能说谁按快门就是谁的创作,这是一个集体工程。这个事情的意义是政府开始认识到摄影的功能了,能用摄影来做一些事情了。

 

现场的文艺表演  摄影/王江

 

 

现场的文艺表演  摄影/王江

  乔崎:这是一个蛮大的摄影工程,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用这种方式进行梳理,用这么详细的方式去拍100个村,每个村子又拍100个人的合影,白族这是第一个这样做的。

  色影无忌:乔崎你之前做什么类型的摄影?

  乔崎:我之前在上海一直做摄影记者,主要拍报道类的摄影。

  色影无忌:你本身是白族吗?

  乔崎:不, 我是汉族人。我一开始在台湾的《世界地理杂志》做特约摄影,后来这个杂志没有再做下去,倒闭掉了,后来我就到上海做自由摄影师了。

  色影无忌:那这个项目是怎么找到你的呢?

  乔崎:我本身是大理人嘛,后来做了一个影像工作室,州委的刘书记看到我们工作室的作品以后就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我们来做了,我们有比较丰富的4*5相机的使用经验,所以最后决定用我们。

  色影无忌:那当时为何想到要拍一百个白族村落这样子?

  乔崎:这个项目的立意不是我们,是州委的刘书记他策划的,他当时在临沧当市长的时候本来就计划要拍《百寨图》的,后来他调任大理州州委当书记以后就决定拍《百人百村图》,所以他一直就有这个创意。于是我们就找一百个白族村从中再找一百位村民,用集体照也就是老外说的“呆照”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个也是很少有人这么做的。之前我们看过那个上海的摄影师陈海汶,他是拍了五十六个民族的集体照,他更倾向用艺术的方式来拍,是每一个民族拍一张,那也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和我们这个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是用比较纪实的手法,把老百姓放在真实的环境中。

 

展览现场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中国一定有超过一百个白族村落,那么选择这一百个村落的标准是什么呢?

  乔崎:白族村落太多了,在大理州就有几千个。这组图片的定位呢是影像志,如果是在这个定位上,那信息一定要全,而不是单一的服饰和建筑,一定要把服饰、建筑、信仰、生产生活之类的元素都包含进去。所以我们选择这一百个村的时候就是挑服饰、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来作为备选,地域性也很重要,像湖南、黑龙江这些村落在地域上是很有特点的,有些在生成生活上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大规模的牲口交易,在别的地方没有,我们就一定要拍到。我们的标准是一定要有代表性 ,一定要有时代特征。

  色影无忌:那选择这种所谓的“呆照”式的拍摄方式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乔崎:这个和民族学、人类学纯影像式的拍摄方式有关,以后这些影像可以作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样本的话,就要使用这种方式来拍,这也算是这方面研究性影像的一个标准吧,你看姜健老师的《主人》、《场景》系列也是使用这也的方式来拍的。如果要是研究那个时代的那一群人的那样一种生存状态,这样拍是最合适的。

  色影无忌:那如果说为了研究的目的,学者应该会很希望看到更多生活的细节,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拍更深入的生活记录?

  乔崎:有的,一开始也是想更多地记录白族的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以后研究白族来说可以提供一个样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做白族的影像资料。这组照片我个人认为只是一个开始,你看单一一个民族就可以拍出这丰富的影像资料来,那么还有其他那些民族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拍。还可以深入进去拍很多很多,当然这是一个更大的影像工程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也拍了一些深入的东西,出来以后感觉不太满意,这个项目从去年的大理国际影会到今年就用了一年的时间,到六七月份又开始转入后期制作,所以时间是很紧的。

 

走累了,蹲着看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去年的影会上就已经决定一定要在今年的影会上呈现了?

  乔崎:对,从去年的影会结束以后就已经定了今年的八月一日在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上做一个大型的展览,画册由于时间的关系要以后再出了。当时我们确实拍了一些纪实性的东西,但是就是觉得不够深入,那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更深入的走访和拍摄。

  色影无忌:那这一百个村子拍下来应该有很多故事吧?

  乔崎:哈哈,有非常多的故事,有没办法拍的、有不成功的、有拍了觉得很遗憾后来又落选的,我们一共拍了138个村子,150多张图片最后选择了100张拿出来展示。有些村子我拍了两到三个场景,还有些拍了完全不能用,总之最后只选100张。

  色影无忌:那你们4*5底片拍完以后是在哪里冲印呢?

  乔崎:我们试了昆明、北京、上海三个地方,因为这个冲印是很重要的。

  色影无忌:那会不会有去一个很偏远的小村子拍回来,冲出底片以后发现有问题怎么办?

  乔崎:我们现在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拍四张彩色反转,四张黑白胶片一共八张,我们是分开冲的,两张送一个店。黑白是送上海和北京,彩色翻转片是送昆明和北京, 因为冬瓜老师给我们的提醒,有时候底片在冲洗过程中是有一定出问题的概率的!所以如果全部底片冲坏了,那么重新回到那个村子重新组织起100人来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有些人的表演和化妆是一年一次的,如果冲坏了,那就只能到明年再拍了,所以把底片分开来冲也是防止前功尽弃的方法之一,如果真的是各家店的冲印设备一起出问题,那就真的只能埋怨命不好了。

 

展览作品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那下乡以后跟当地的联络与组织是怎么做的呢?

  乔崎:如果是在大理州内的话,州政府是会发红头文件的,会对当地组织机构说这个工作是很重要的,是对白族的一个研究。如果是在大理州外呢,行政手段是用不上的,我们只能和当地的政府和领导去解释 我们为何做这个项目,再给他们看一些数码的样本。有的地方特别支持,但是也有的非常冷漠,直接拒绝我们,因为他们还要麻烦下边的村长啊什么的干部去组织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个额外的工作。但是多数时间,那些外省的白族感觉家乡白族的亲人来看我们了,白族的领导远在几千公里之外还在关心着他的生活,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的,所以很多外省的白族老百姓很配合我们。

  色影无忌:那你和另一个摄影师赵渝是怎么配合的?

  乔崎:我们基本是一起工作的,因为前边冬瓜老师也说了,这个是个集体工作,有人就要先期去踩点,比如这里发现个戏台那里发现个院子之类的,然后看一个地点的光线是上午拍还是下午拍。

  色影无忌:一般到一个村子从踩点到拍摄要多久?

  乔崎:最少要2天,一天踩点一天拍摄,有时候一个村子要踩四到五个点。

  色影无忌:这里每张照片都真的要凑齐100个人吗?

  乔崎:不是,就像“百花齐放”这个“百”只是一个概念,我们控制人数的时候是以一百为参考的,但是并不严格控制。百人是个概念,百村是实际的数量,这里展出的正好就是一百个村子。

  冬瓜:这些图片在制作上我们也尽量真实,不像其他云南的摄影图片那样花花绿绿的,我们这次用了爱普生的艺术微喷,打印在爱普生的油画布上,这个布是防水的。除了一些特大尺寸的没办法用艺术微喷,你可以很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展览作品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你们想过这些图片最后落户在什么地方吗?是被博物馆收藏还是怎么样?

  乔崎:这个还没有想,本来是想出画册但是这次时间来不及了,这里有个编辑印刷的过程,所以可能要到明年了。我们还想用这批图片进行全国巡展,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等选三到五个城市做巡展,现在已经有国际的策展人表示有兴趣拿到国外去展览,现在还在沟通的阶段。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这次展览中展出的都是彩色的照片,没有黑白的主要是为了照顾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因为来这里看的都是老百姓,可能有些专家会觉得黑白影像更有力量,但是我们主要还是面对老百姓的。

 

展览作品  摄影/王江

 

 

本次项目的艺术指导之一徐晋燕(冬瓜)  摄影/王江

 

 

本次项目的两位摄影师赵渝(左)乔崎(右)  摄影/王江

 

 

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庆祝大展圆满成功  摄影/王江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