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频道专访 >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于德水谈本届侯登科奖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于德水谈本届侯登科奖

无忌原创
jack
jack
2009-12-14

 

本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于德水    jack摄

 

        色影无忌:这一次获奖的两位摄影师都是80后,你对这次评奖感觉如何?
        于德水:评选的整体状况,从所有的申报者和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里面,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从第一届到第二届,两年时间过去了,很多申报者基本上都是第一届曾经参与的作者,很多作者在原有的题材上继续做,但两年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摄影师在开掘的深度上,语言变换的掌控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可喜的是,从最后入围的被提名者的作者里面,整体平均年龄水平比第一届大幅下降,胜出的两个80后年轻作者,这是我从这一届评奖里感受最强烈的一点。中国摄影在纪实这一领域里花了这么大精力,进行影像实践的这样一批作者,他们深入程度超乎我们想象的。

 

        色影无忌:这一次评选的是“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好像两位获奖者与当年侯登科的摄影语言有很大差别。你怎么看待当下纪实摄影的这种流变?
        于德水:从整体来说,所有作者坚守纪实摄影立场,是继承了人道主义传统。在“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章程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支持在摄影领域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从目前作者情况来看,各方面差异都有,语言风格差异很大,有的带有个性化的实践,当然整个评选过程是公开,关于语言方式方面的争论,通过你们媒体已经向社会公开。这实际上也是学术上不同见解的争论,最后评委通过投票表达了一种对于学术走向上往前走的纪实摄影语言的流变。

        色影无忌: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性摄影奖项,它的结果对整个摄影界的摄影走向会有引导作用,对于此次木格、严明、张晓被戏称为“骆丹式风格” ,你怎么看?
       于德水: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里的现象,我不把这个看得过于严重,因为每个作者在影像实践中在某个阶段会出现表达方式上的重叠,但他们都会把自己置于每个人的阅历当中,对生命的感受,投射的程度的区别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实际上越往下走,对生命的感受差异会越来越大。

 

        色影无忌:其实这个问题,当时的陕西群体,包括侯登科本人,也有语言的趋同化倾向。
        于德水:对,尤其是刚刚找到影像表现方式的时候,这个趋同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但往深入走的话,这种现象会消失掉的,现在这批年轻人,可喜的是他们把对生活认知的精神思考,投入到影像当中。

于德水(10)
张晓(36)
张立洁(10)
0
朕知道了~
0
呵呵
玩打地鼠呢?
分享
猜你喜欢